各种形式储存的碳的含量相对来说要多得多。植物在光合作用中利用太阳能,将CO。
和水结合起来,利用碳合成来构造其组织的碳水化合物和糖类。在春夏时节,伴随
日照的增加和温度的上升,植物以更快的速率从空气中吸收CO。
在北半球, 每年的春季和秋季之间,空气中CO。的含量下降约3%。每年碳的
吸入量相当于数百亿吨的CO。。在植物较为稀少的南半球,空气和植被之间CO。的
交换量大约只是北半球的1/3。
随着秋冬季的开始,由于可将CO。转换为碳水化合物的太阳能减少,温度下降,
光合作用的速率变慢。因为活着的植物的呼吸作用以及衰亡植物或死亡有机物的腐
败作用超过了光合作用的速率,此时,植物碳循环中的另一部分起主导作用。
诚然,介入碳循环的因素并不限于CO。。海水内部复杂的生物学和化学过程控
制着空气和海洋间的CO。交换。地球上植物的产地和数量则是另一类控制因素。此
外,诚如我们所知道的那样,诸如水、氮等其他营养成分也是维持生命所必需的。
它们与碳和生命在一连串环环相扣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中相互作用。
前文提及CO。是地球大气圈中的微量气体,这意味着CO。的含量相对来说是不
高的,目前只占大气的0035%。但这一微小百分比所代表的大气圈碳的总重量则有
7 500亿吨, 它对大气圈的热平衡具有显著的影响。CO。的气候学作用在于它能让
大多数的太阳辐射通过,但它同时也吸收更大比例的红外辐射,捕获地球热辐射的
一部分,否则这些热辐射将从大气圈逸散至太空(换言之,如前所述的那样,CO。
是一种“温室气体”)。
大气圈中还有其他一些具有强烈温室效应的微量气体,它们的浓度有可能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