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章 寂寞开无主,零落碾作尘
——孟德尔和他的遗传理论
1965年夏天的一个傍晚,在捷克布尔诺的摩拉维亚镇的一座教堂里,曾举行过 一次盛大的纪念会。参加这次纪念会的大部分人并非教徒,而是应捷克科学院邀请 而来的各国遗传学家。他们怀着崇敬而又惋惜的心情来纪念一位为遗传学奠定了基 础, 而其成果又被埋没35年之久的伟大生物学家。 他就是格里戈.孟德尔神父。 1965年是他的研究成果发表一百周年。
孟德尔其人
孟德尔(G.J.Mendel,1822-1884)出生于奥地利摩亚维亚的海因申多夫村。 现今这个地方是捷克境内的海因西斯村。孟德尔的父亲是个农民,素性酷爱养花。 因此,孟德尔自幼养成了养花弄草的兴趣。这也许是这位科学家后来在豌豆实验上 成名的一个最初的契机吧。
孟德尔的童年不但平常,且有些寒苦。整个小学可以说是在半饥半饱中念完的。 中学毕业后,主要靠妹妹准备作嫁妆的钱,读了欧缪兹学院的哲学系。大学毕业后, 21岁的孟德尔在老师的建议下,进了设在鄂尔特伯伦的奥古斯丁派的修道院当了一 名修士,取了一个教名叫格里戈。25年后被选为该修道院院长。
如果说童年的孟德尔是在贫寒中度过的,那么青年的孟德尔则饱历了生活道路 的坎坷。孟德尔不满意于修道院的单调、古板的修士生活,兼任了布尔诺一所实验 学校代课教师的职务。他曾两次申请转为正式教师,但经考试的均名落孙山。特别 令人气愤的是,在第二次考试中,主考官竟这样来评论他的考卷说:“这次的考卷 使我们认为,该生连作为初等学校的老师也不够格”。在这期间他还到维也纳大学 旁听了植物生理学、数学和物理学等课程。
好学勤奋和充满进取的孟德尔,考试落榜后,便在修道院的花园里从事植物杂 交的研究工作。他的成果只发表了很小一部分。除了死后使他成名的《植物杂交实 验》(1865)外,还有《人工授粉得到的山柳菊属的杂种》(1870)和《1870年10 月13日的旋风》(1871)。
孟德尔的晚年,可说是在愁云惨雾中度过的。他孑身一个,无妻无子,孤苦令 仃。又因拒绝缴纳当局对修道院征收的一笔税金,而遭受着与当局僵持之苦。学志 未酬而又愤懑填膺的孟德尔,终于于1884年1月6日因患肾炎不治而与世长辞,享年 只有62岁。当人们吊唁这位少年清贫,中年研究成果遭冷遇,晚年孤独悲惨的老人 时,谁也未想到他是一位在科学史上留下峥嵘篇章的伟大科学家。
孟德尔的业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