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围绕发酵本质的斗争并未结束。1878年,在著名生理学家贝尔纳逝世后, 法国科学界的一些人又找出他的一篇未完成的著作,反对巴斯德的发酵理论。贝尔 纳生前曾高度赞赏巴氏的此项理论,可是在他的遗著中却提出,是葡萄汁变为酒。 为了回签亡友的指责,巴斯德又设计了一项精心的实验,证明了不与酵母接触的葡 萄汁是不能变成酒的。
“微生物也母体”理论的提出和自然发生论者的抵制
千百年来,普遍流行着一种所谓“自然发生说”。该学说认为,不洁的衣物会 自生蚤虱,污秽的死水会自生蚊蚋,肮脏的垃圾会自生虫蚁,粪便和腐败的尸体会 自生蝇蛆。总之生物可以从它们存在的物质元素中自然发生,而没有上代,古希腊 学者亚里斯多德,中世纪神学家阿奎那,甚至连17世纪的大科学家哈维和牛顿,都 相信这种学说。有些过于执着的自生论者,例如17世纪的比利时化学家、医生范. 赫尔蒙脱,甚至想入非非地提出了“创造大老鼠”的方法。
意大利医生雷地于1668年进行的实验以及其他一些科学家的反复验证,曾一度 动摇了人们对自然发生论的信念。可是当后来发现了微生物时,很多科学家又相信 至少像微生物这样“最小的”生物体总该是自生的。加罩容器中的腐肉不是长满了 细菌吗!于是,微生物可能自然发生的信念又盛行起来。
巴斯德根据自己的研究实践,不相信微生物可以自然发生,认为微生物肯定必 有母体。他到宣传这一理论。这下子可激怒了自生论者。他们问巴斯德:“酵母怎 在地球的每一个角落里,在每一世纪的每一年里,不知道从什么地方出现,把葡萄 汁酿成酒?这些从天南地北,处处把每个罐里的牛奶变酸,每瓶里的牛油变坏的小 动物,来自什么地方?”
为了回答这些挑战,巴斯德重做了斯帕兰扎尼的实验。他在圆瓶里灌进一些酵 母汤,把瓶颈焊封,煮沸几分钟后搁置适当时间。结果表明,瓶里并没有微生物生 长。
这一试验并不能彻底驳倒自生论者。他们坐在巴斯德的书房里吵吵闹闹:“你 在煮沸酵母汤时,把瓶里的空气加热了。酵母汤产生小动物所需要的是自然的空气。 你不能把酵母汤和天然的未经加热的空气放在一起而不产生酵母、霉菌、杆菌或小 动物!”
面对对方的指责,巴斯德冥思苦想,决心设计一种只让天然空气进入而不许其 中的微生物进入的仪器。在老教授巴拉的指导下,巴斯德终于设计、制作出了符合 这一要求的仪器,即著名的曲颈瓶。实验取得了完全的成功。他喜不自胜。在一个 有学者、才子、艺术家争相参加的巴黎盛会上,巴斯德讲述了他的曲颈瓶试验,高 声宣布:“自然发生学说,经过这简单实验的致命一击之后,绝不能再爬起来了”。
接着,巴斯德又创造性地做了一次大规模的、半公开的实验。他和助手们将煮 过的装有细菌培养液的烧瓶分放在多尘的市区、巴黎天文台的地窖里和其他环境中 打开。发现空气越是不洁,培养液变质就越快、越严重。这说明使培养液变质的细 菌不是自生的,而是来自空气。他推测,海拔越高,空气一定越洁净,培养液受细 菌的污染也越轻微。为了验证这一点,他和助手们又先后登上汝拉山区的浦佩山, 爬上瑞士的勃朗峰,进行实验。结果,猜想得到了证实。
巴斯德向科学界报告了自己的实验结果。许多听众无不为他们的冒险献身所感 动,为他们的证据所折服。可是坚持自然发生说的反对派仍继续起劲地谴责巴斯德, 称他是“马戏团的演员、骗子和小丑”。攻击得特别凶的是博物学家布歇(Pouch- et,一译浦舍)等人。他们还采用以巴斯德之矛攻巴斯德之盾的办法,在一些瓶子 里灌进干草浸液而不是酵母汤,并造成真空,赶往比利牛斯山脉的高山玛拉得塔, 登上了比勃朗峰还要高出几英尺的山巅,打开瓶口。由于他们采用的是干草浸液, 加之没有加热,结果在瓶中发现了微生物。借此,布歇攻击巴斯德是“以自己的瓶 子作为对科学的最后通牒而惊世骇人”,要求在科学院作公开试验,而且说,如果 他们的瓶子有一个打开之后而不立刻生长微生物的话,他们愿意承认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