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追求真理的科学勇士,魏格纳一生曾四次去极地探险考察,在他第二次来 到这里时,就深深领略过格陵兰的酷寒。挨过长达三个月的黑暗。在这里,还折断 过一根肋骨。现在,这位伟大的科学家又殉职于科学考察地。他犹如一片多精的落 叶,即使枯萎了,也不离开肥沃的土地。
科学是实践与思考的成果,真理是勤奋苦战的收获。魏格纳在最后一次探险时, 写给好友乔治的信中说:“无论发生什么事,必须首先考虑不要让事业受到损失。 这是我们神圣的职责。是它把我们结合在一起,在任何情况下都必须继续下去,哪 怕是要付出最大的牺牲。如果你喜欢,这就是我在探险时的‘宗教信仰’”。
这是多么崇高的献身精神,又何等地发人深省、激人奋进啊!
人生路短 功德常在
爱因斯坦有句充满哲理的话,他说,科学的任务就是“折除那些常常阻碍科学 向前发展的矛盾墙”。大陆漂移说的建立,说明魏格纳是个优秀的“拆墙工”。他 勇敢地冲击了传统学派的营垒,动摇了海陆永恒的自然观。如果说赖尔“第一次把 理性带进了地质学”,建立了完整的地质学体系,魏格纳创立的大陆漂移说,则是 第二次揭开地学革命的帷幕,标示出地球认识史上的新纪元。
然而,地球科学的这场革命,是何等地艰难曲折啊!
魏格纳逝世后,漂移说也随之衰落了。从此沉冤三十余载无人问津。固定论作 为真理被长期坚持,漂移说却当成谬误被抛弃了。
正当它濒临覆亡的绝境时,50年代古地磁学的崛起,使它再度复兴。众多古地 磁资料有力的说明大陆漂移的事实,而且科学家又成功地完成了大西洋两缘大陆轮 廓的电子计算机拼合,为验证漂移说提供了形象的证据。“斜阳冉冉春无限”。到 了60年代,随着海底扩张说的出现,又为大陆漂移的机制,找出了进一步的合乎逻 辑的答案。大陆活动论开始取代固定论。于是,科学的地球观像一座巍峨的丰碑, 屹立在人类的认识史上。魏格纳这位全球构造理论的先躯,也被誉为“地学的哥白 尼”而名垂千古。
“真正的知识不是出于他人的权威,更不是来源于对老朽教条的盲目崇拜”。 先哲的认识早已变为后人的实践。魏格纳不愧是在强大习俗力量和顽固的传统观念 围剿下,不“以圣人之是非为是非”的典范。他对科学勇于探索并奋身战斗,才能 “独上高楼”,提出系统的大陆漂移理论。他和他的学说虽然长期含冤,但是,科 学是不容歪曲的,科学家的功过也自有历史来评说。一个捐躯于大地,为生存者酝 酿稻谷香的人,永远不会从后人的记忆中泯灭。真理,终究是要闪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