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的看法,有一天他告诉我,他说:“我的大脑就像是一口池塘,别人的书就像是一块石
子;石子扔进池塘激起的是水波,而不会激起石子。”最后他这样说:“因此别人的知识在
我脑子里装得再多,也是别人的,不会是我的。”
他的原话是用来抵挡当时老师的批评,在大学时他是一个不喜欢读书的学生,现在重温
他的看法时,除了有趣之外,也会使不少人信服,但是不能去经受太多的反驳。
这位朋友的话倒是指出了这样一个事实:那些轻易发表看法的人,很可能经常将别人的
知识误解成是自己的,将过去的知识误解成未来的。然后,这个世界上就出现了层出不穷的
笑话。
有一些聪明的看法,当它们被发表时,常常是绕过了看法。就像那位希腊人,他让命运
的看法来代替生活的看法;还有艾萨克.辛格的哥哥,尽管这位失败的作家没有能够证明
“只有事实不会陈旧过时”,但是他的弟弟,那位对哥哥很可能是随口说出的话坚信不已的
艾萨克.辛格,却向我们提供了成功的范例。辛格的作品确实如此。
对他们而言,真正的“看法”又是甚么呢?当别人选择道路的时候,他们选择的似乎是
路口,那些交叉的或者是十字的路口。他们在否定“看法”的时候,其实也选择了“看
法”。这一点谁都知道,因为要做到真正的没有看法是不可能的。既然一个双目失明的人同
样可以行走,一个具备了理解的人如何能够放弃判断?
是不是说,真正的“看法”是无法确定的,或者说“看法”应该是内心深处迟疑不决的
活动,如果真是这样,那么看法就是沉默。可是所有的人都在发出声音,包括希腊人、辛格
的哥哥,当然也有蒙田。
与别人不同的是,蒙田他们不约而同地选择了怀疑主义的立场,他们似乎相信“任何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