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所有资源 » 人文资讯 » 地球——我们输不起的实验室
跳转 放大 缩小 全屏 朗读 设置
在的,但是南半球的增热并不比北半球逊色,外加的极地变热也不与模型的演示匹
配。平流层确实在冷却,但比模型根据温室气体增加所作的预言要多。
温室效应怀疑论者及其政治同盟军大声宣称模型不适合,是因为观察记录中根
本没有清晰的“指纹”。但正如一些气候科学家(包括我自己)在回答中指出的,
如果模型是由自然界所承受的同样的一组外部营力所驱动,那么唯一合理的做法是,
把自然中的气候变化模式与气候模型中的模式作比较。换句话说,模型不仅需要受
到温室气体增加的驱动,而且还必须包括燃烧高硫质的煤和油所产生的烟雾这类潜
在重要的区域性冷却效应的影响(在其他的营力中,特别要考虑臭氧变化和生物量
燃烧, 尽管它们的绝对意义9不如前者)。最近由全球规模温室气体增加和区域规
模含硫烟雾双重驱动的模型,显示了完全不同于仅仅由温室气体驱动或仅仅由太阳
能量输出变化驱动的“指纹”(气候变化模式)。这些工业形成的烟雾大多数存在
于北半球。因此,它们反射掉了一些太阳的能量(特别是在夏季),从而降低了气
温。由此可以预料,这些烟雾多少抵消了由温室气体引起的增热程度,而这种抵消
大多数发生在北半球。确实,最近在英国哈得莱中心和加利福尼亚劳伦斯·利弗莫
尔国家实验室,用CO。和烟雾营力结合所作的模型显示:在南半球有稍微高一点的
增热,高纬地区则稍弱一些。平流层仍然在降热——如果把臭氧损耗同时考虑在内
就和观察所见相接近。这个“气候指纹”模式,非常接近1960年~1990年间区域性
和季节性气候变化的观察模式。这一令人鼓舞的一致,使得政府间气候变化专家小
组(IPCC)的几百个科学家在1995年谨慎地断定,现在已经可以说发现了一个真正
的气候变化,并且至少它的某些方面可以归之于人类活动。尽管承认还存在许多不
第 83/141 页  
首页上一页下一页尾页添加书签下载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