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因果联系。这是一种充满争议的努力,因为有那么多的子系统存在和同时有那么
多的因素在起作用。由于这样一种复杂性,因此如果你不喜欢模拟结果,你就非常
容易找出碴儿。但是,如我们将要看到的,尽管有争论,模型却可以用现实情况进
行检验以增加对一般性结论的可信性。
那么,我们怎样来做到这一点呢?首先,科学家要查看温度、太阳辐射、臭氧
层等变化的观察资料。这使我们鉴别出变量之间的关系。关系并不必定是因果的,
因为一个事件发生在另一事件之后,并不因为前者是由后者引起。对于有把握的气
候预报,我们不仅必须说明发生关系,还必须解释它是怎样的以及它为什么会发生。
特别对于那些无先例可以参考的情况,理论性的而不是纯经验的方法更合乎要求。
然而,观察所得到的变量之间的关系可以产生一个问果性假说,即可以用进一步的
观察资料进行检验的“定律”。这种检验常常涉及到将电脑数学模型的模拟与各种
经验性的观察数据(现在的和古气候的)进行比较。
这就是将科学方法典型地应用于气候模型的过程。当一个模型或一组相关的模
型的模拟看来可行的时候,它们就会被套用到像预料中的人类对全球变化的影响这
类“史无前例”的变化上,并要求对未来的气候、臭氧层、物种灭绝速率等等作出
预测。这就叫做“敏感性分析(sensitivity analysis)”,因为这种模型是用来
估计气候对于大量的“如果……那么……” 事件的敏感性。这些模型成 为检验各
种行星级别试验的实验室, 我们(我希望)不要让真正的 地球来充当这样的实验
室。
最全面的天气模拟模型能产生整个地球温度、风、湿度、云和雨水的三维细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