里没人笑我们,我们太高估自己了。城里人只对那些引起他们嫉妒的人和事,不怀好意地
笑。对我们这样的可怜虫,不屑一顾。他们见得多了,视而不见,才是城里人的风度。
城里的犄角旮旯,有一种像炮楼的建筑,上等人不知道它是干什么的,那就是垃圾站。
每天他们消费的垃圾,被送到这里,再从这里拉到远郊。我们一家就住在垃圾站上头,那儿
有一间小房。垃圾车都是夜间活动,这小房原是留给夜班工人喘气歇脚的,现在成了我们的
新家。在孩子们眼中,城里那么美好,虽然是住在垃圾站。他们站在别人的楼前,想,我们
的爸爸很快也会给我们挣到这样的房子。他们一点都不灰心。
要说一点钱都没攒下,那是假的。但孩子转回城里上学,几乎把我所有的积蓄,都花光
了。我不后悔,我之所以破釜沉舟地回城,就是为了给孩子们创下一个锦绣前程。小镇子里
的孩子,上大学的比例是多少?几十分之一。大城市的孩子呢?二分之一。这是谁都会算的
账。几个孩子差不多大,脚前脚后的都要上高中大学读书。不能让他们成了高玉宝。
我媳妇回来就没了工作,或者说是有了新的工作。这就是每天在垃圾楼上,支一口大
锅,煮破烂。
垃圾真是个好东西,尤其是城里的垃圾。里面什么都有,既有大便纸、用过的避孕套、
带血的绷带和死耗子,也有进口的玩具、漂亮的假古董、不时髦的衣服和鞋,根本没坏的罐
头和补药……研究家说,从垃圾里,可以反映出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情况,真是千真万确。
不管整个国家是不是小康,我那个垃圾站附近,已经初级阶段了,是没问题的。孩子们穿的
衣服,都是从垃圾里拣来的。我也没到了连给孩子买件衣服都舍不得的地步,但他们宁可穿
高贵的旧衣服.不愿穿便宜的新衣服。他们虚荣,想当上等人。孩子她妈虽是个乡下人,对
穿别人穿过的衣服这件事,一百个不能忍。可她拧不过孩子,只得在家里煮这些拣来的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