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咳!」阿南咳嗽一声,有一点不好意思显示自己的无知,所以不敢问究竟什么叫做「制约」。
还好渔夫继续說下去了。「『制约』就是我们小时候,在当时的狀况下,针对一些发生的事情,而做的决定。比方說,『一朝被蛇咬,十年怕草绳』。这种制约是比较没有理性的,毕竟我们当时年纪小,承接了一个观念以后,从此就紧抓着不放。却没有想过,我们可以从另外一个角度來看事情,或是說,事实和我们想象的是不一样的。」
看着阿南有点困惑的表情,渔夫决定举一个例子。「你看有些杂耍团养的大象。在帐篷裡面,他们只用一根细小的绳子绑住大象,而且是捆在一根细细的木杆上。」
「是啊!」阿南同意,他从小看这些杂耍团的时候,就讶異这些大象是怎么训練的。
「当这些大象还是小象的时候,他们就用一根这样的绳子和木杆绑住牠们,但是由于那个时候小象力气小,挣脱不开,从此,牠就不再尝试。直到牠长成大象,明明只要一脚就可以挣脱捆绑,但是牠仍然受制于那根细绳和木杆。」
「所以,」渔夫愈說愈兴奋,「我们要看到过去的哪些信念已经不适合我们,可以放弃或是重新设定了。」
「因此,」阿南终于大胆地提问,「当我看到别人鄙夷的眼光,或是嘲弄的揶揄时,我不应该自哀自憐,自惭形秽?」
渔夫看看阿南,「不应该?这个字很严重哦!有什么不应该?这是你从小的一个反应模式罢了,你要转换它之前,要先接纳它,不可以抗拒它。因为,抗拒是世界上最强的能量之一,你的抗拒‥‥」
「反而会让它更加茁壮?」阿南想起了煉金师的教诲。
「没错!因此,没有什么『不应该』的,我们要做的,只是用一个对你比较有利的方式,去取代原來那个对你没有益处的反应方式。」渔夫补充,然后话锋一转,他又說:「我跟你說个笑话。」阿南又惊又喜,洗耳恭听。
很久很久以前,有几个工人,在悬崖边帮一个很有钱的富翁盖房子。每天中午,三个工人会聚在一起吃从家裡带來的午餐。
有一天,工人甲看了看饭盒裡的菜,就說:「又是腌蘿卜,这个笨老婆!明天她还给我带这个腌蘿卜,我就从这个悬崖跳下去。」
工人乙这时也开了饭盒,收到甲的负面情绪影响,他也抱怨,「又是酱菜!明天要是我的笨老婆还给我带这个爛酱菜,我也要跳下去!」
工人丙不甘示弱,打开饭盒,看到了炒洋芋,也說:「明天我要是再带这个,我就跟你们一起跳!」
第二天,又到了中午时分,甲乙丙又聚在悬崖边吃中饭。工人甲打开饭盒,一看,又是腌箩卜,二话不說就跳下悬崖。工人乙小心地打开饭盒,一看,也还是酱菜,饭盒一盖就跳了下去。輪到工人丙了,他缓慢地打开饭盒,又是炒洋芋,无话可說,当然也跳了下去。
在三个工人的葬禮上,三个寡妇泣不成声。
寡妇甲哭道:「老公啊!你只要說一声,我就一定不再给你带腌蘿卜了啊!你何必这样呢?」
寡妇乙也哭诉:「你就交代一下就好了,何必这样送命呢?我怎么知道你那么痛恨酱菜?」
寡妇丙更是哭得上气不接下气,似乎最为悲痛,她厉声哭喊:「老公啊!我‥‥我真不明白。每天,每天都是你自己准备饭盒的啊!」
阿南听了这个笑话,哈哈大笑了起來,渔天也笑了,兩个人捧着肚子笑了老半天,阿南笑得眼淚都流出來了。过了一会儿,渔夫說:「我们不都和工人丙一样愚痴?明明知道不合适我们的东西(就像旧的信念),却放不开、抛不下,还抱持着不放。」阿南点头称是,抹去眼角的淚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