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某些国家的经济状况要优于其他一些国家。在发展中国家中,追求更多的经济
利益是其经济计划的一个驱动力。而一旦那些计划被认为将对全球环境构成威胁时,
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关系也就随之出现紧张。就局部而言,对引发污染的
燃料实行征税是鼓励环境保护、开发或使用洁净替代燃料的一种积极措施。但征税
会引起能源价格的上升,后者对穷人的影响远较富人为大。面临经济困难的人们通
常优先考虑经济增长,而不是环境保护。我们的新闻媒体上已经出现了这类环境与
发展、利益与效率相平衡问题的报道,这类问题在未来的几十年内将引发更大的争
论。另一个被称为“代际平衡”的问题也面临同样情况:我们今天对经济增长的渴
望,以及明天想让后代过更富裕的生活的愿望,将使我们自食其果,并给后代遗留
下一大堆环境问题,而他们却是无法参与今天的决策的。
今天世界的人口大约在55亿到60亿之间,其中10亿人生活在营养缺乏的边缘,
每年有数百万人死于与营养不良有关的、原本可以避免的一些疾病。这些人要求提
高生活水准,我们也理应帮助他们提高生活水准,但如果由此采取的措施没有考虑
到对地球的影响,那么这些措施就不能说是合理的,甚至连这些论争的理论依据也
是值得讨论的。 社会学家罗宾·坎特 (Robin Cantor) 和史蒂夫·雷纳(Sieve
Rayner)曾注意到,如同其他人类价值观的冲突一样,“环境论争可以理解为人们
各自援引木同的有关大自然行为的迷误来支持不同的政治和道德信仰的结果”。因
此,要全面阐明环境与发展这~两难矛盾的价值观问题,必须在自然科学和社会科
学中揉进人文研究的成果。随着我们不断增加对控制地球环境的各个系统的了解,
系统之间错综复杂的相互关系以及上述问题的解决办法将会明朗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