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的5 000年的过渡时期,全球温度平均升高SC和海平面上升100米,此后地球的生
态系统和生物聚居地, 即以我们今日所知的面貌出现。大自然化了大约5 000一10
000年的时间, 才将北美洲和欧洲的大部分地区以及高纬度海区被冰所覆盖的地表
景观,转变为目前的主要在两极陆地和海区以及高山地区才出现终年冰盖的地表景
观。由于这一转变正好对应着SC左右的全球变暖,我们因此可以估算全球自然的、
持续的稳定变化速率约为IC/千年(请记住这一数字,我们在后面还将多次提及这
一数字)。我已经指出过,这些变化足以使物种的聚居地和聚居的物种环境发生急
剧变化。它们或许还导致了诸如猛局象和剑齿虎这类动物的灭绝。盖亚假说还是共
同进化
在某些方面及某些规模上,生命对保持稳定的气候变化起到了促进作用。然而,
在从间冰川期到冰川期或从冰川期到间冰川期的过渡时期,生命所起的作用似乎是
加速了(而不是减缓了)气候的变化。这种复杂性使我在20世纪80年代,将其与18
年前生态学家保罗·埃利希和彼得·雷文(Peter Raven) 所命名的一种生物过程
相类比。两位学者的研究阐明了两种相互作用的物种的共存,是如何导致与它们相
异的另外一些进化路径。他们称之为共同进化。
我觉得,气候与生物的共同进化是一个合适的类比。换言之,如果缺失其中任
何一方,生物以及包括气象要素在内的无机环境,将会在地史时期遵循与它们所曾
经历过的完全不同的进化路径。共同进化在正反馈或负反馈之间并没有特殊的倾向
性要求,它需要的仅仅是相互作用,而地球的化石和沉积记录无疑成为这种相互作
用的见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