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亲转过头,那双含着泪花的眼盯着儿子,坚定地摇摇头:“好孩子,妈顶得住。你在 学校好好念书,念出好成绩,考上大学,妈就有力气,明白吗?”
金鹏点点头,他知道母亲多么看重自己的儿子将来能上大学!他也明白,对一个农家子 弟特别是贫困的农家子弟来说,考上大学才是最大的希望所在。儿子的前程,在母亲的心目 中比她自己的生命还要重百倍、重千倍!金鹏终于懂得了只有自己好好地读书,才能对得起 母亲,除此别无他路。
他回到了学校。由于家庭负债累累,安金鹏的生活费每月只有60元到80元,这么点钱 在大城市里生活怎么过呢?可他知道,就是这几十元钱,也是母亲每天一分一分地省、一元 一元地攒,把全家所有可能积攒得出的现钱给他送来,而她和有病的父亲及弟弟只能在家吃 腌菜拌汤过日子。母亲知道儿子在城里不容易,又是长身体的年岁,便每月都要步行十几里 路去批发20斤方便面渣给金鹏送去。每次送方便面渣时,母亲还特意赶到6里外的一家印 刷厂讨一包废纸给儿子作演算草稿用。除此,母亲的布包里还有一件金鹏熟悉的推子,那是 专为儿子理发用的。母亲对儿子说:“你现在是在城里读书,出去得像个样。可咱家没钱让 你上理发店,所以妈每个月来为你理一次发,省下钱你就多买个馒头什么的,把肚子填饱。
啊,听到了吗?”
金鹏点点头,什么话都说不出。
在学校,金鹏是唯一在食堂连素菜都吃不起的学生,馒头、方便面渣和咸菜就是他的一 日三餐。母亲捎来的废草稿纸用完了,他便到校内外捡那些一面没印字的废纸用;他进中学 从没用过一块肥皂,洗衣服时便到食堂要点碱面将就……然而这样艰辛的学习生涯从没有使 安金鹏自卑过,因为每当苦难压得他喘不过气时,他便想起了母亲。是母亲给了他力量,给 了他智慧,给了他生命的全部意义。而他也无愧于母亲那大海般的慈爱,成为出类拔萃的学 子。
安金鹏终于笑着走进了大学门。那是因为在他身后有母亲那一片无比灿烂的阳光照耀 着……
现在就读中国农业大学的王文喜同学也有一个母亲,但却与安金鹏的命运几乎相反。
1998年4月29日凌晨,不知为什么我怎么也睡不着,其实到农大采访是前两天我就给 自己安排好的,然而我却一直被一种说不清的心境搅得睡不着,4点来钟就再也无法入眠, 后来就等着天亮“打的”到了地处北京西北郊的农大。在京的几十所大学中,农大无疑是离 京都城区最偏远的院校之一。出租车司机在出圆明园西路后指着沿街两边的房子说,“过去 在这儿呆的都是京城最穷的人家,现在在这儿呆的都是些穷单位。”我不知他的话对不对, 但有一点可以肯定,农业大学的学生则大多来自农村,来自边远地区的农村居多,故而这里 的学生会比其他十几万京城大学骄子的家庭境况要困顿得多,他们的“大学梦”自然做得更 苦、更酸涩……
王文喜同学就站在我的面前,文静、内向,一副很虔诚的学子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