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阅所有发报装置的说明书,船舶、飞机上的发报机可在许多波长范围内使用,但某些急救装备已调整到固定的求助频道。
通常情况下,登山者使用的便携式VHF无线电收发两用机仅能与位于同一线上的地面站台发生联系,且中间不能有任何障碍物(尽管有时可能在某一战略制高点上建立一个永久性的中继站)。这种设备通常都调好了高山救援频率,出发之前操作程序就已经建立。
如果身边有台可以工作的发报机,查看电池情况:车辆发动机可以继续产生电力吗?或者电池能够重新充电吗?为了减少电力损耗,有计划地送出一定模式的信号,而不要试图长时间连续发送信号。如果信号被接收到,救援人员可以计算出再次收到信号的时间。
声音如果救援者就位于听觉范围之内,叫喊声也是引人注意的基本方式。除了通行的SOS外,国际性高山求救信号是一分钟发出6 次哨音(或挥舞6 次,火光闪耀6 次等),然后安静一分钟时间,再重复。
想像力瓶中是否藏有什么信息这种想法虽然显得怪诞但不要排斥。在太平洋中部使用一个漂流瓶表明船只失事请求援助当然极少有成功的机会,但如果在内河中,一个携带清晰明确信息的漂流物能够引人注意——例如一个小木筏的帆上标有SOS标记。发挥自己的想像力,琢磨各种方法,引起人们对你或你的境况的注意,但不要用光有价值的能量和资源。
自食其力如果取得营救已不可能,那么最好的计划只能是通过自己的努力返回,不过身后应留下清晰的记号,一旦营救人员找到了出事地点,他们就能够获得暗示、追寻你的行踪。返回途中如果离飞机航道更近或在更开阔地带行走,更有机会获得注意。
------------
转自军事书库
亦凡公益图书馆(shuku.net)下一章 回目录
第二节 信号与代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