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帅还有什么训示?”马二爷问。
“不用去了。”张之洞摆摆手。
“不去了?”马二爷不知对方什么意思,想问为什么,话在嘴边终究还是没说出口。
“只当没有那么回事。”张之洞闷闷地说。他让副将先走,留下马二爷,让他替自己拟 一份奏稿。马二爷跟着张之洞走进东侧的书房,在书桌边坐下,打开砚盒,提起毛笔在砚台 上舐着笔,等着大帅发话。
想到荣庆和茶水章一行假扮当今圣上,自己被他们愚弄多时,差一点上当受骗,张之洞 心里非常恼火。本想让人将他们抓来在押收审,以解心头之恨,就在马二爷等人走出大堂之 际,他突然抬头看见中堂上那个“福”字,心头不禁一颤,既然皇太后可以私下派人上这儿 来见他,难道皇上就不能派人来这儿?
想到这儿,他心里的许多谜团立即迎刃而解,白云寺的这伙人,假如不是皇上身边的亲 信,不可能装得这样像,也不可能知道皇上身边那么多事儿。特别那姓章的公公,铁定的是 宫中太监,这些肯定假不了。皇上为什么要派人上他这儿,肯定是大权旁落,甚至连自由也 没了,所以才会出此下策。对张之洞来说,内心是拥戴皇上的,如果皇上本人已被软禁,他 即便想出兵勤王,没有皇上的手谕,出师无名,那也是白费心机。他思忖了半天,决定不动 皇上派来的人,而且要巧妙地利用真假皇上这件事大做文章。
北京的初冬,天暖得出奇。慈禧让人将屋里那两个带鎏金铜罩的炭火盆里无烟炭灭了, 就这样,穿一身夹袄也觉得热。
慈禧靠在座椅上,看完了两江总督刘坤一的电报奏文,心头勃然大怒,当着瑞王的面大 骂:“什么屁话!刘坤一的底子谁不门儿清?跟着曾国藩打长毛起的家。他念过几天书啊? 也玩儿起四六句儿来了。”所谓的四六句,就是他给张之洞回电中,针对废立皇上之举说的 “君臣之分已定,中外之口宜防”。这分明是不同意慈禧换皇上。除了刘坤一,李鸿章没表 态,张之洞发来个从长计议的电文,那也是不赞成的意思,总之,下面各省对废立之事相当 冷淡。
瑞玉不敢说话。特别有关张之洞的态度一个字也不敢提,他怕惹恼了慈禧。张之洞的电 报是小格格没到之前发来的,他有意压下不报。小格格他们刚到武昌,从那边发来电报,说 张大帅对她挺好。他寄希望于小格格,要是她能做通张之洞的工作,这事儿就好办了。
所谓中外之口宜防,主要是防外面那个口,慈禧对这一点十分清楚。她骂了一通,见瑞 王不吭声,便问起前几天那几国使臣没见到皇上,回去后有什么议论。
瑞王说没听见什么议论。不过他们都让他给皇上捎好儿,祝他早早儿的龙体大安。
“那不都是面子话吗?算他们懂规矩。”慈禧一听心里踏实多了。
“他们还说,想保举他们两国的大夫来给皇上瞧病?”瑞王沉吟片刻,说到今天在总理 衙门外国人提出要派医生来替皇上瞧病的事。
“你答应了?”慈禧顿时警觉。“奴才当然要问了老佛爷再说。”
“放他们的洋屁!他们不是瞧病,是瞧人!想瞧瞧皇上那龙体到底怎么着,真病还是假 病?洋鬼子,鬼着哪!”
“那奴才这就回了他们。”
“也别那么硬碰硬的。就说皇上不乐意,太医院也怕洋大夫抢了饭碗……得了得了,随 你怎么说吧,说圆了就行。”
“奴才遵旨!”瑞王请了安准备离开,慈禧叫住他。眼下,她最关心的是武昌那边的情 况,从眼前来看,张之洞的态度对换皇上的事举足轻重。
“别着急忙慌的!张之洞呢?有信儿了吗?”
“老佛爷放心,奴才的小女一定办得妥妥当当!”瑞王将张之洞收到慈禧赏字的经过说 了一遍,“张之洞答应好好筹划一下,很快就有下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