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有一种人的理财学不过是借债不还,所以有一种人的道学,只是教训旁人,并
非自己有什麽道德。古书上说“能受尽言”的是“善人”,见解不免庸浅。真正的
善人,有施无受,只许他教训人,从不肯受人教训,这就是所谓“自我牺牲精神”
。
从艺术的人生观变到道学的人生观可以说是人生新时期的产生。但是每一时期
的开始同时也是另一时期的没落。譬如在有职业的人的眼里,早餐是今天的开始,
吃饱了可以工作;而从一夜打牌、通宵跳舞的有闲阶级看来,早餐只是昨宵的结束
,吃饱了好睡觉。道德教训的产生也许正是文学创作的死亡。这里我全没有褒贬轻
重之意,因为教训和创作的价值高低,全看人来定。有人的文学创作根本就是戴了
面具的说教,倒不如干脆去谈道学;反过来说,有人的道学,能以无为有,将假充
真,大可以和诗歌、小说、谣言、谎话同样算得创作。
头脑简单的人也许要说,自己没有道德而教训他人,那是假道学。我们的回答
是:假道学有什麽不好呢?假道学比真道学更为难能可贵。自己有了道德而来教训
他人,那有什麽希奇;没有道德而也能以道德教人,这才见得本领。有学问能教书
,不过见得有学问;没有学问而偏能教书,好比无本钱的生意,那就是艺术了。真
道学家来提倡道德,只像店家来替自己存货登广告,不免自我标榜;绝无道德的人
来讲道学,方见得大公无我,乐道人善,愈证明道德的伟大。更进一层说,真有道
德的人来鼓吹道德,反会慢慢地丧失他原有的道德。拉罗斯福哥(La Rochefoucaul
d)《删去的格言》(Maximes Supprimees)第五八九条里说:“道学家像赛纳卡(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