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的青年,骑单车,以太保太妹的姿态驰骋于西门町和衡阳街,总不是这国家的需要!
(《文星》三十八号,《现代中国知识分子的镜子》)
不错,就算这一世代中的“太保大妹”“不能想像那世代人所干的事”,但是我们却知
道“国家的需要”似乎也不是“那世代人”的盲动与乱来,那一世代的英雄们曾为国家乱播
了一阵种子,如今他们虽然表面上以“浪子”回头的姿态出现,并警告这一世代说:“老子
过去的事不准研究!研究就是帮助敌人,破坏团结!老子就要告你诽谤!”但是这一世代的
青年人并不在乎。这些,他们知道,他们是清白的,他们没为国家做过孽!他们今日的缺乏
营养与气魄,是战乱流离的必然结果,这个责任,要由上一代来负!
什么样的环境与教育便会造出什么样的人才:在三十年代的知识分子中,我们已经找不
到像十年代蔡元培一般的典型人物,死掉一个蔡元培,我们便找不到第二个人能代替他;在
四十年代的知识分子中,我们已经找不到像二十年代傅斯年一般的典型人物,死掉一个傅斯
年,我们便找不到第二个人能代替他;在六十年代的环境与教育中,我们不能苛求为什么这
一代青年竟表现得如此缺乏营养与气魄,“太保太妹”这么多!我们要追问:“此水本自
清,是谁搅令浊?”
在上一代人的午夜梦回们心自问的时候,他们不能想像他们一手造成的“文化沙漠”
里,竟会长出仙人掌。但是令他们吃惊的是,即使在这种风气底下,一些仙人掌居然能挣扎
出来,朝他们讥讽、向他们抗议。他们的感情上处心积虑的想把这些奇花异草压抑、铲除,
甚至“捉将官里去”!但是在理智上,他们不得不纳闷,纳闷地寻思:“这真是奇迹!”
同样感到是奇迹的,是这一代青年人自己。他们没想到在浑噩的环境中他们竟聪明;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