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大哥没去成,俺倒早就进山去过了.这真定府团团一千里之地,哪有一处俺没有到过的?"刘七爹又得意起来,"五马山在赞皇县、赵州之间,属庆源府辖治,山寨方圆百里,其中朝天、铁壁诸寨形势尤胜,听说还是北魏孝昌年间修筑的坞堡,至今已有六百年之久了,遗垒隐然,犹未坍废.前数年俺曾去看过,山寨内住着数千家民户,山中尽有出息,他们耕种山田,采摘果树,完了县官之税外,尚可糊口,可惜里面的住户,散散漫漫,尚未以兵法部勒."
马扩听了,不胜嗟叹道:"兵荒马乱之际,生民多灾,不得已迁入山寨为避狄之计.草创伊始,乱兵接踵而来,山民不得已以兵法部勒,执梃相抗.山寨于是乎兴.今天小弟亲眼目睹,我寨布置得法,战守皆宜,足可与敌寇周旋一时,又听了二位所说,这真定周围方圆之地,已有这许多山寨,两河统计,更不知有多少山寨.异日金兵南下,即使各城尽失,我义军以山寨、水寨为立足之地,进可攻,退可守,如得官军协力同心,前后出击,共犄金寇之角,天下事不足忧矣!"
赵杰的反应果然是十分灵敏的,他一听马扩说到协力同心四个字,马上就反驳道:"三哥的话说得何曾不是,只是要官军与我义军同心协力,共御金寇,却是谈何容易?别的不说,只如此番三哥与刘鞈谈判收编之事,我兄弟何等诚意,他倒以恶语相加,还图不利三哥.义军诸头项听了,大家气愤填膺.其实我兵精寨团,又得河东诸杰之响应,再过几个月,冀南义军悉数来归,力量更为完固,何所求于刘鞈?"
他从马扩的眼睛里看出不以为然的神情,很快地把自己的观点摆出来,道:"依小弟主见,那刘鞈既不屈就我之范,且搁他半年六个月再说.到了那时,我不着急,他倒要急起来了."说罢就哈哈大笑起来,接着问刘七爹道:
"七爹,你久在真定府衙当差,看见过刘鞈的嘴脸,他着急起来,可是这副攒眉抓发、搓手顿足的样子?俺倒有幸看见过他."说着,自己也模仿起刘鞈的样子,还一股劲儿地问:"七爹,刘鞈急起来,可是这个样子,你道象与不象?"
从赵杰对刘鞈的嘲笑中,马扩忽然看出来了,现在不是刘鞈着急不着急的问题,而是赵杰自己应该不应该着急的问题.现在形势转变得这样快,他理应着急起来了,却还是一副无所谓的样子,说明他对时局还缺少正确的判断,这正是他们分歧之所在.他意有所悟,猝然发问道:
"赵二哥,休管刘鞈怎样,你且道金人将手何时入寇?"
一句话把赵杰问住了,他思想上确实以为那是很遥远的事情,当下随口回答道:"天天说金兵来了,说了两年,它老是不来.不见得说来就来,今番真个就要动兵了."
"二哥还说什么不见得说来就来,说什么半载六个月的事情,"马扩截断他的话,断然地说,"依俺看来,不出一个月,金人必将入寇,到那时大局剧变,彼此御战不遑,还说什么戮力抗金的话,二哥,你想得太从容了!"
不出一个月,那等于说年内金人即将入寇,这是赵杰想也没有想过的问题.赵杰一下子还接受不了这个石破天惊的预言,半信半疑地问道:
"三弟说金人年内必来,可有证据?"
"怎么没有?"
马扩把自己最近去云中与粘罕见面之事告诉了他,再摆出所有的论据,那些综合起来的情报,都经反复核实,并有许多旁证,其中说服力最强的一条是他们最近截获的一份金军军书,那里明文规定东西两军约期于明春在东京城下会师.
这不需要马扩点明,赵杰自己也可以作出结论了,这大大地触动了他的思想.原来他的一切论点都是以金寇尚缓这个假定为前提的,前提如有变动,全部论点都不能成立了.
他陷入深思,他的表情一下子就严肃起来.
现在他承认马扩的预言是正确的,如果金难将作,与宋朝谈判也是刻不容缓的了,这一条又是马扩正确.不过,预言终究是预言,金人的预定计划到了具体执行时也可以有变化,那预言总是要等待事实的最后证明.
他又沉吟一回,忽然要求马扩提前结束对山寨的巡视,未到晌午时分,他们就一起回到前厅.
他们匆匆忙忙地吃罢午餐,就开始谈论起来.
马扩与赵杰的谈话,显然加速了山寨中时间的节奏,现在赵杰是真正着急起来了.
(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