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上之盟,本不可恃.今我大金兴师南向,吊民伐罪.你可将南朝虚实及历年失德背盟之事,一一告我,尚可留你一命,否则就叫你尝尝'蒙霜特姑'的滋味.你可知道什么叫做'蒙霜特姑'?"那贵酋一面怒骂,一面就从腰间抽出一根八棱铜,作出向博察的天灵盖打下去的姿势.
博察不为所动,仍旧昂然挺立,责问他金军败盟兴兵之罪,还说大宋雄师百万,岂惧你小小的金邦?左右们一拥而上,把傅察揿在地下,硬要他磕头.他挣扎着站起身子来,继续与他们争辩.
贵酋喝一声:
"你那不识抬举的汉子,今天不拜,日后要想拜我也不可得了!"他强制自己压下一腔怒火,喝令左右把那汉子叉出帐外去,暂时不把他处死.
满颊长着胡子的完颜兀术还是个火性未退的青年贵酋,自从父皇逝世以后,他就一心一意学着兄长斡离不的榜样做人行事.斡离不再三告诫他要懂得"为政之道",那比冲锋陷阵要难上十倍百倍.今天他自己想出主意来逮捕傅察,想从傅察口中了解南朝的虚实以及制造兴兵的借口,这说明兄长的教导已经有点成绩了.但兄长的教导还未能把他的火性完全控制住,这是一个在成长过程中的青年贵酋常有的现象.他把傅察带在自己的行帐中,又派人三番两次去说服他.博察始终不屈,严词相责.兀术一时怒起,就命令部下把傅察当作一只球儿活活地打死了.
傅察是宋金交兵以后,宋朝第一个有姓名可稽的殉节而死的官员.
不久,金军又攻陷燕山府外围的两个军事据点——檀州和蓟州,把燕山府置于它的包围下,就这样揭开了宋金大战的序幕.
(二)
宣和七年①十一月二十九日,天刚蒙蒙亮,蓟州城外吹起一片"呜嘟嘟"的海角声,不多一刻,人声马声,融成一片,一队队的契丹军、奚军、党项军、鞑靼军、渤海军、室韦军、黠戛斯军、大石军、小葫芦军、汉军都高举旗帜,敲响战鼓,陆续整队而至.
就中女真军当然是它们的主力.不但在人数上占到全军的半数以上,在军容、服装、兵甲的配备上也都远远超过其它各家军队.
女真军几乎清一色的都是骑兵,自统帅到士兵都有铠甲头盔护身.金朝的统帅部虽然无餍止地使用人力,十余年来,战争一直没有停止过,部族中十一、二岁的男孩都被签发出来,参加作战,但在战场上却非常爱hushi兵,尽量要保护他们的安全,不让白白牺牲掉.事实上,大多数士兵与他们点属的将领都有血缘联系.亲属的爱与部队中上下级的密切关系合而为一,在生活上互相关心,在战斗中相互保护,是女真军的一个重要特点.
女真将领使用的主要武器是一支一丈二尺的长枪,腰垂八棱棍,很少佩剑的.他们的后腰上还系着弓袋和箭袋,要使用弓箭时,一反手就可以抽出来,非常方便.马槊骑射是女真人的长技,几乎每个士兵都有一张或一张以上的弓.黄桦弓、麻背弓、黑漆弓,木朴头箭、铁脊箭、点钢箭都是战士们必备的武器.还有一种"鸣铃飞号箭",飞射出去,在半空中发出嘹亮的响声,是作为信号使用的.高级将领的左右侍从们都佩带这种号箭,一般士兵却不需要它.
女真将领在服饰上还有一个特点,他们的右耳上戴着一只金制或银制的耳环,有的形体较大,有手掌那么大小,坠在耳下,累累赘赘,对作战肯定不利,这大约是祖上多年遗留下来的习俗,根深蒂固,难以改变了.
以女真军为主力,再加上其他各家人马,这支军队足足有大万人之多.这才是一支以"背盟"为借口,以杀人略地为目的的"堂堂之旗、正正之鼓"的"大张挞伐"之师.它的目标是明确的,非要把北宋政府灭亡,决不罢休.这个目标,金军上下,包括在平州城外山区里兜圈子的疑兵在内,都非常请楚.金军统帅部能够做到让全军上下明确这一目标并愿意为它的实现而奋其才智,拼出死命,这就是很大的成功.
这是侵宋的两支大军之一的东路军.当年十月金朝决定侵宋,任命名将、皇弟阇母为东路军的统帅——都统.阇母能征惯战,跟随阿骨打不知打过多少硬仗,立过多少大功.阿骨打的禁卫部队,所谓"硬军",多年来就归他统领.在一般的接战中,硬军隐在阵后,不出来见仗.只有到了热战方酣、胜负将决的一刹那,硬军突然从阵后杀出来,或中间突破,或两翼包抄,对转战多时已见疲惫的敌军作最后决定性的一击.金、辽几次大战,金军就依靠这个战术取得胜利.能够统率硬军的大将,当然是阿骨打认为可以放心倚任的亲信.不过,灭辽以后,阇母一个疏忽,在平州城下,遭辽将张觉袭击,吃了一个在辽、金战争中很少有过的败仗.以后虽然戴罪立功,协助斡离不消灭了张觉的主力部队,转败为胜,取得平州,但他个人的威名已多少受到一点损挫.
金太祖完颜阿骨打逝世后,根据兄终弟及的传统,他的兄弟、庸碌无能的完颜吴乞买②嗣位为帝.吴乞买又以他的兄弟完颜斜也为谙班勃极烈,预定为皇位继承人.这次行军即以完颜斜也为全军都元帅,下面分兵两路,用斡离不、粘罕二人分任东西路军都统.
斡离不在金朝享有很高的声望,人们称他为太子郎君,是人人心目中理想的皇位继承人,只等吴乞买、斜也这一轮轮替完毕,就要轮到他来做最高统治者.他越是处于这样优越的地位,为人行事就越加谦虚谨慎起来.
不可否认,粘罕也有卓越的军事才能,以作战勇敢著名,久统一军,独立作战,卓著功勋,但在政治上却比不上斡离不.这因为斡离不受到完颜阿骨打亲炙,又经常和汉儿、契丹的降官们打交道,懂得可以马上得天下,不可马上治天下的道理,讲究"为政之道",锻炼出文武才具.
东路军都统发表后,他考虑到阇母的贡献和经历,不愿目己以侄儿的地位凌躐于这位老资格的叔叔的头顶上.他向吴乞买建议改派阇母为都统,而自己愿意退居为监军之职.这种做法,在不很讲究礼貌谦让的女真贵族中是很少见的,却博得许多人的赞许.阇母受任都统,心里完全有数,他的都统是属于什么性质的,他把全军的指挥权完全交出来让给侄儿监军,自己心甘情愿地当一名谨受驱策的勇猛战将,绝不过问全军的事务.他们配合得十分和谐.
这支军队的第三号人物是四太子完颜兀术,斡离不正在有意识、有计划地培养这个兄弟.多少还保留部落统治残余的政权内很注意在血亲中培养有前途的接班人.他们选择的条件不决定于血缘的远近亲疏而决定于本人的才能.兀术年龄最轻,在辽金战争后期已崭露头角.天祚帝从燕京逃走后,兀术跟随斡离不以百骑追击辽军残部.一次遭遇战中,他的箭矢射尽,回手一摸,箭袋已空,他就大呼突入了辽军阵地内,夺槊二支,独力砍死辽军八人,生俘五人而回.从俘虏口中,打听得天祚帝正逗留在距此不远的鸳鸯泊畋猎未去,他立刻与斡离不定下袭取之计.后来虽未得手,却使天祚帝丧胆逃走,大长士气.从此,他就成为军队中一员重要将领,成为斡离不得力的助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