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所有资源 » 文学经典 » 当代小说 » 落泪是金
跳转 放大 缩小 全屏 朗读 设置
“这都是些什么?”我问。

“贫困生自己写的救济申请材料。你先看看。”于老师直起身时顺口说道,“我当时看 完这些材料后,几天都吃不好饭。唉,这些学生真可怜… ”

于翠霞老师说完出了门,屋里只留下我一个人。于是我开始一份一份往下看… 我知道 自己的此次高校贫困生采访是次万里长征式的巨大工程,每一程都得争分夺秒。

我必须加快速度往下看,但从翻第一篇开始,我就发现自己过去那种一目十行的的“职 业编肌”看稿速度这回一点也用不上了——我几乎只能一字一字地看,一字一字地读,因为 我所看到的不是普通的稿件,也不是常见的公文,而是一份份用血水和泪水写成的乞求信、 呼救书。它让我感到灵魂在经受山呼海啸般的震撼,心胸在承受那种很难用词语表达的一种 近似绝望的窒息与压抑——学生求助书之一:尊敬的校领导:我是财96(1)班的学生,来 自安徽东至县。在我10岁(1985)那年,我父母因车祸皆丧生,留下我与哥哥相依为命。 这以后,在亲戚及街坊邻居的帮助下我哥哥念了两年高中,我也读到了初二。但别人的帮助 总是有限的,两年之后,我兄弟俩同时上学已无可能。在这种情况下,我哥为了不让我辍 学,借口自己学习不好进厂当工人。其实哥那时的成绩一直在班里是尖子,如果我们有个温 暖的家,如果有父母的疼爱与培养,如果不是为了我,哥他现在肯定是个大学毕业生了。然 而他不能。

在哥微薄工资的支持下,我勉强进了县重点高中就读。这期间,为减轻哥的负担,我背 着他帮助学校附近的餐馆卖早点、夜宵等,以求得店主老板一餐半粥。

在这种情形下,我艰难地完成了高中三年的学业,可不幸的是我在高考时以7分之差名 落孙山。哥哥对我的落榜没出半句怨言,相反鼓励我重新复习。18岁的我在几年的苦难经 历中已深深懂得哥哥的那份爱心外,心中也有了自己的打算。1993年暑假一到,我便背起 几本发黄的课本和几件缝缝补补的衣服,走上了打工的路——而这年下半年我哥参军入了 伍,现在仍在广西北海舰队服役。

打工的路并不平坦,由于没文凭,没一技之长,更因人生地不熟的原因,我在福建石狮 一带流浪了近半个月也没找到一份可以口的工作。为了生存,我不得不到海边去挑黄 沙… 经过两个多月的周折之后,在同乡的介绍下,我进了晋江一家皮鞋厂打工,在那里我 度过了两年半工半读的打工生涯,其中所吃的苦头非常人所能体味和想象得到。付出的汗水 终于有了回报,1996年,我以全县文科总分第一的成绩被北京林业大学录取。

一年的大学生活一晃而过,当初我打工挣得的4000多元钱已所剩无几。如今新学年已 开始,对于无任何经济来源的我来说,我知道这将意味着什么。为了准备第二年的学费,我 没与哥商量,便决定卖掉父母留下的两间破房子(估计能卖个两三千元)。

但由于诸多原因没人买。在走投无路之下,我只好与在家务农的一位高中同学结伴利用 这个暑假,到上海一家日本人开的餐馆刷盘。那餐馆实行两班制,每人每月工资300元。

为了多挣点钱保证能上得起新学年的课,我向餐馆老板提出要求一天干两个班。老板听 了我的陈述,同意了,并且晚上只让我加班到9点钟。即使如此,由于假期时间有限,我才 挣得600元钱便匆匆赶回学校。

第 63/156 页  
首页上一页下一页尾页添加书签下载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