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所有资源 » 文学经典 » 当代小说 » 落泪是金
跳转 放大 缩小 全屏 朗读 设置
终于有这么一天:同学们发现她昏倒在厕所里……

医生诊断结果与于吉磊同学一样:没有什么其它病,是营养不良造成的。

广西壮族小伙子马义词怀揣中央民族大学入学通知书,来到首都北京的校园时,激动得 竟然当众跳起他拿手的壮族舞,引起同学、老师们的阵阵喝彩。尤其当他看到自己的校园那 么美丽,在学校的左边是每时每刻都有一群热如天仙般的女生进出的舞蹈学院,再往左则是 那雄伟无比的亚洲第一大图书馆——北京图书馆。往右边走,则是商潮如火、满地是金的中 关村电子街……

“哼,你们躲吧,我不信在北京这么好的地方自己挣钱养活不了自己!”上学的第一 夜,马义词躺在床上忍不住想起在家时父亲为了给他筹借学费的那一幕换令人心寒的情景: 父亲到一家亲戚,那一家亲戚就不知躲到哪儿去了。原来亲戚们都怕他家来借钱,说是上大 学要好多钱,而且一上就是4年,那还不知要借多少钱么!就是借了也不知啥时候还得起 么!亲戚们正是因为这无期的借款而远躲马义词一家的。

躲吧,看我怎么走出这十万大山!马义词在离开那个边远的山村时心凉透了,而他到了 北京后的心几乎又过于热。他带来的3000元债款由于沾了少数民族的“光”,在交完各种 学杂费后还剩了1000多元。马义词是个有头脑的孩子,他想:这钱在老家可能全家七八口 能过上一两年不成啥问题,可在北京光供我一个人也过不了一学年呀。他为此算了又算,甚 至把每个大月小月的天数都算得仔仔细细,他知道如果不好好算准,就有可能出现“饥荒 日”。中央民族大学的伙食费与其它学校没有什么特殊,农村来的孩子都唠叨学校的伙食费 “贵”。一个菜要花几块钱,这在他们过去的读书岁月里是从没有过的,然而他们哪里知道 大城市里,现在几乎找不到一家食堂、餐馆卖5元钱以下的一个炒菜。马义词一掐指头,便 把每天的生活标准定在了5块钱,三五一十五,这一个月就得150元呀!马义词算过后心头 吹起一阵寒风:照此水平,1000元钱也用不到一学年!再说吧,习惯吃早餐的他不像有的 家贫的同学不吃早餐,但5元钱一天,在北京你无论如何想一日三餐都进食堂是不太可能 的。于是马义词就决定中、晚合餐:中午打两个馒头或4两米饭加一个菜合计4元来钱,早 餐一个馒头加一碗稀饭花1元。就这样度过了“兴奋的九月”、度过了“新鲜的十月”,到 了进大学门的第三个月,马义词发现自己在上课时老想睡觉。这怎么成,你不想对得起老父 亲老母亲了?马义词狠狠地敲打着脑门,他警告自己不要糊涂。可第二天他还是不能自控地 犯困,甚至有一天被老师当场叫醒,引得全班同学哄笑。他感到自己很丢人,也很沮丧。他 弄不明白怎么回事,自己并不是故意放肆呀,可为什么一到中午前和晚自习时就想睡觉?

“你要注意饮食,否则克服不了这个毛病。”一天,有位大二的同学在他耳边轻轻说了 一句。他转过身去想问问清楚好困与饮食到底有什么关系么,可那个同学走了。马义词后来 知道,这也是一个家里很穷很穷的学生。

明白怎么回事后,马义词决定改变一下“生活水平”,但首先得有份活干,他早听说首 都北京遍地是黄金,外地来京淘金的人就有三四百万。马义词想找份工打打,但几次碰壁证 明他根本不可能找到一份工作:论做生意,无本钱无经验;搞家教,北京的家长们一听是农 村来的新生尤其是连普通话都说不利索的肯定不要。听说学校有个勤工助学中心,结果他报 名了很长时间一直“待业”(直到现在)。

自信的马义词渐渐感觉自己与这个丰富多彩的大都市和诱人的校园有道深深的鸿沟。他 开始孤独、苦恼,甚至害怕,害怕自己如此长期下去会完不成学业。

马义词觉得自己应该自我兴奋起来,像电视里有些歌手说的临场前得学会“自我调节、 自我兴奋”起来。拿什么调节、什么兴奋呀?走,跑步去!

一圈、两圈……几圈下来,气喘喘的他再回到教室上课——马义词发现自己这一节课真 的“兴奋”,真的没有睡意。有办法啦!马义词为自己能找到这个克服“好困病”的办法欢 呼。

第 56/156 页  
首页上一页下一页尾页添加书签下载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