扔掉任何苦涩有异味,品尝时有火辣麻烫感的有毒种子,取食那些经过检验可以食用的种类。
某些谷类植物穗顶生着黑色的棘芒,而不是常见的正常种子。这些种子常受麦角菌侵染,食用会发生麦角碱中毒。真菌侵染会使谷类种子变黑发胀,产生豆瘤状结构。它内含一种毒性非常强的毒素,有一种致幻剂就来源于它,食用过多有时会导致死亡。这种种子整个谷穗顶部都不能食用。
蕈类中等体积的真菌易于确认,也更少受到昆虫的侵害。捡起整个菌株。如果株茎留在地上,会增加以后确认所捡蕈类是否有毒的难度。不同种蕈类放置时要很好地隔开。这样即便不慎采集了有毒种,也不会污染其他可食种类。
2 、3 需要避开的植物 警告:当心毒物!
植物体中常存在着两类毒素,但都易于检测和辨别:□氢氰酸 口尝鼻闻时都有一种苦杏仁味,最典型的此类植物是桂樱桃,叶片类似于桂树叶,含有毒素。捣碎叶片,记牢它的气味,不要与含有此种气味的植物过不去。
□草酸 某些植物体中含有草酸钠、野大黄,多存在于叶片中。此外还有栗木。
如树汁接触皮肤或舌面时有干涩或辣烫感,其中常含有草酸盐,应该避开这些植物。
□不要采集任何带有乳白色奶状汁液的植物,除非你能确认它是无毒种(如蒲公英)。
□不要采集亮红色植物,尤其是在热带地区,肯定无毒种例外。野大黄具红色条形斑纹的茎是可食的,但叶片有毒。毒芹茎上具红紫色斑点,不可食用。
□别去采集分裂成五瓣形的浆果,除非确认它是安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