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所有资源 » 人文资讯 » 诸葛亮的十堂哲学课
跳转 放大 缩小 全屏 朗读 设置
医学家指出,工作学习时间太长,致使精神紧张过度劳累,是促成高血压病发生的一个重要原因,也与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有密切关系,所以生活决不能持续性紧张,而应该有张有弛,一张一弛,不仅是文武之道,也是养生之道。休息是为了更好地工作,充分休息,能使紧张的神经松弛下来,以蓄积精力,准备下一回合的冲刺。
运动锻炼是积极的休息,因此有人把锻炼称为脑力劳动者的“健脑剂”,这是有道理的。科学家做过这样一个实验:让一个人平躺在一个大天平上,然后让他做一道复杂的数学题,随着思考的不断深入,人们可以见到天平上的人头部位所在的一侧逐渐下沉,这表明血液对大脑的工作有直接影响。脑力劳动者工作时,一般是静坐姿态,而人体的消化、呼吸、循环系统都由于人体的相对静止,而使机体能量跟不上大脑紧张活动的需要,于是出现“养料’不足的情况。因此,长时间的脑力劳动后,人会感到精力分散,甚至头昏眼花,产生疲劳的感觉。这时,一定要注意及时休息和运动。
⑦愿意学习医学保健知识。《黄帝内经》中说,“夫道者年皆百岁”,所谓“道者”就是懂得养生之道的人。培根说:“人对生理卫生知识的了解是一种保健药品”。养生,重在预防。欲想不得病、少得病或者得了病能够得到早期诊断和治疗,这就需要懂得基本的医学保健知识,需要懂得养生之道。古往今来,懂得养生、重视自我保健的人多长寿。
要懂得医学保健知识,增强自我保健能力,这就需要阅读一些医学基础书籍,逐步做到掌握一定的医学知识,特别是常见病,多发病的防治、预防。这样就可以做到无病会保健,大病能预防,小病能自治,真正把健康的钥匙掌握在自己手中。
诸葛亮正在给儿子讲述保健常识,张苞送来了一些海螃蟹,说是让诸葛亮“尝尝鲜”。诸葛亮对美味佳肴并不感兴趣,但是他知道自己的哥哥诸葛瑾非常爱吃海鲜,便愉快地收下了张苞送来的海蟹,准备送给哥哥解解馋。


第十课 维护健康重身体对工作无须过于狂热

诸葛亮气死了周瑜之后,诸葛方的伯伯诸葛瑾引咎辞职,离开了东吴。经过努力,在铁路上找到了工作,并一直干到了退休。
诸葛瑾工作的地点并不是一个大车站,那只是一个叫做下屯的小地方。一天大约只有两次列车在这里停车,诸葛瑾既是站长,又是搬运主任和信号主任,身兼三职。事实上,碰到什么事情,诸葛瑾就做什么事情,整个东吴都没有比他更快活的人了,下屯是他心中的骄傲;候车室每天都是由诸葛瑾这位总清洁员打扫的;椅子是由诸葛瑾这位总擦洗员抹擦的;卖票收票也是由诸葛瑾这位总收票员做的。有时一天竟出售四张票之多,——票款每晚也是由诸葛瑾这位总办事员清点的。有一天竟收入了13两银子,这是诸葛瑾在那里整整10年期间所收的最大数额。
那个车站管理得很好,诸葛瑾对规章制度的要求非常严格。他知道一个乘客准许干什么和不准干什么,哪里准吸烟和不准吸烟。要是有任何乘客敢于干一点违反规章的任何事情,那他在下屯就是自找麻烦了。
诸葛瑾在那里呆了10年,于是他不得不退休了。毫无疑问,诸葛瑾的工作是干得很好的:在那整整10年期间他一直在那里,连一天勤也从来没有缺过,他天天上班。铁道管理委员会认为他们应该对此有所表示,给予肯定,所以,就安排了一个小小的“欢送仪式”,并派总公司人员张昭前往下屯参加这个仪式。
诸葛瑾领受了感谢,并得到一份礼品——一张50两的银票。当然,他很高兴,可是他却张昭说:“我不需要这笔钱。我能改要一样能使我回忆起在下屯度过的那些幸福日子的东西吗?”张昭颇惊讶,但是他说他认为可以安排。
“好,张昭先生,但愿公司能够让我得到一节旧车箱的一部分,一个分隔间。多旧多破都不要紧,我会把它修理好,搞干净,——既然已经退休,我就有充分的时间了。我想把它放在自己的后园里,每天我都可以去坐在里面,这就会使我想起下屯。”
张昭想道:可怜的老人,头脑不大管用了,但是刚好现在有几节只适于拆散的旧车厢。于是他说:“好吧,如果那就是你所要的东西,你一定可以得到它。”
大约一周之后,一节旧车厢,或者更确切地说,一个分隔间送来了,并运进诸葛瑾的后园。诸葛瑾正像先前在下屯工作的时候那样,为它忙了起来。又是打扫,又是油漆,又是擦亮。过了一周的样子。这节车厢就焕然一新了。
这天,诸葛方和爸爸诸葛亮带着海螃蟹来看望看望年迈的诸葛瑾。
那是一个很糟糕的日子。诸葛方和诸葛亮一上路,天就开始下雨了,等他们到达诸葛瑾家的时候,雨下得更大了。他们停好了车,诸葛亮敲门,但没有人应声,不过,门并未上锁,所以,诸葛亮把门打开,他们就进去了。
哪里也看不见诸葛瑾。诸葛亮说:“他一定在自己的那节旧车厢里,咱们出去到后边去吧。”果然,他在那儿。但并不是坐在车厢里。他在外面,坐在脚踏板上,吸着烟斗,他头上蒙着一条麻袋,雨水顺背向下淌着。
第 107/114 页  
首页上一页下一页尾页添加书签下载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