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所有资源 » 文学经典 » 当代小说 » 李敖快意恩仇录
跳转 放大 缩小 全屏 朗读 设置
胡适纪念馆,我跟他说:
  “过去胡适纪念馆一直被垄断,胡适留下的稿件我们都不能完整看到,钱思亮当年说胡
适有一封给我的信的残稿,能不能找找看啊?”英惠答应了,他嘱咐在纪念馆工作的朋友们
找找看,回报说找不到。可是过了几天,英惠突寄来一信,打开一看,赫然是那封信的影
本!共四页,第四页写了一行,就停笔了。英惠告诉我,柯月足小姐在整理胡先生藏书的时
候,忽然在书与书架问的空隙处找到尘封多年的几张纸,打开一看,原本就是这封信。信的
第一页左上角有钱思亮的亲笔(钱思亮做中央研究院院长时,陶英惠做过秘书处主任,所以
认识他的笔迹),上面写道:“这是一信(封)胡先[生〕没有写完的信,请妥为保存,因
为这是胡先生人格伟大和做事认真最好的一个证明。”既然上有钱思亮亲笔,可证放在那么
隐秘所在,绝非胡适生前所为,那么这又是谁干的事呢?为什么不把这封信放在胡适稿件中
呢?真令人想不通。可能有点“阴谋论”的缘故,有人阴谋之后,忘了或不便弄出纪念馆,
所以就尘封了。这一尘封,一下子就是三十六年!三十六年间,胡先生墓草久宿,收信人也
由少而者,人世沧桑、玄黄乍变,也都不可思议。但最不可思议的,倒是这四张信纸,它历
经三十六年,终于给我看到了。写信人是这样下笔的:
  李敖先生:
  我知道这一个月以来,有不少人称赞你做的《播种者胡适》那篇文字,所以我要写这封
信,给你浇几滴冷水。
  我觉得那篇文字有不少的毛病,应该有人替你指点出来。很可能的,在台湾就没有人肯
给你指点出来。所以我不能不自己担任这种不受欢迎的工作了。
  第一,我要指出此文有不少不够正确的事实。如说我在纽约“以望七之年,亲自买莱做
第 111/392 页  
首页上一页下一页尾页添加书签下载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