捉刀
“爸,还得签个字。”13岁的儿子王永战平,战战兢兢地把作文本递给我。
作文本上用红字批了一个“24”。
“这是什么意思?!”既不是优、良、中,也不是5、4、3,我这个见多识广的宣传干事、
老革命也遇到了新问题。
“巴老师说我们今年就要考初中了,要用考试时的评分法,满分40分。
我是三类文,相当于百分制的60,5分制的3分……”
我朝他的屁股上啪地给了一巴掌,打断了这小子恬不知耻的碟蝶不休。
“还有脸说!你这么明白,怎么还当三类苗?”
“不是三类苗,是三类文……我们巴老师说,要家长好好帮助……”王永战平是个要强
的孩子,做了错事时,打也不哭,辩解地说。
“哪个巴老师?我怎么不知道?”
“新调来的。她姓哈,娃哈哈的哈。”
从我给孩子起的这个四字名,你就该体验到我多么希望他出类拔萃,不同凡响。顺便也
能感觉到我的文字水平还过得去。能把四字名起得不像东洋鬼子,也不容易。作为一个舞文
弄墨人的后裔,儿子这样不争气,尤其是文科,是可忍,孰不可忍!再说,就撇开家长的面
子不谈,孩子今年就要考初中,语文一科就丢十几分,重点中学你门儿也别想啊!重点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