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所有资源 » 文学经典 » 名家作品 » 茅盾文学奖作品集第三届《都市风流》
跳转 放大 缩小 全屏 朗读 设置
  “你和张义民的关系断了?”父亲吼道。
  “没有。”
  “你准备和那个混蛋结婚?”他此刻恨透了那个肇事者。
  “不。”
  “你,你这算是什么?”“张义民可以和我散,我本来就不爱他。”高婕淡淡地回答。
  高伯年被激怒了。市委书记的女儿和一个不是丈夫也不是未婚夫的男人怀上了孩子,这种丑事传出去,在老百姓嘴里不知会怎么张扬。他扬起手想打女儿,又放下了,怒冲冲地离开女儿的房间。
  女儿门边站着一个人,这是张义民。他早来了,刚才的一切他都看见,听见了。
  高伯年觉得无法跟这个年轻人交代,甩手走下楼去。张义民留下了。
  房间里只剩下了高婕和张义民。这一夜,女儿向张义民都“交代”了些什么,高伯年无从知道,但他以为,不会有好的结果,一个男人对背叛了自己的女人,不会原谅的,即使这女人是市委书记的女儿。
  高伯年脑子里已经没有地方去想女儿的事了,他的大脑细胞正为临睡前的一个电话所消耗、困扰。
  电话是市长阎鸿唤打来的,告诉他,总理从北京打来电话,要阎鸿唤明天赶到北京汇报工作。
  “只通知你一个人?”
  “对,只让我一个人去。”
  “市长会议?”
  “不是,好像是单独汇报。”
  “汇报哪方面的工作?”
  “没有讲,我正想问问你知不知道什么情况?”
  高伯年不知道,他什么都不知道。他只知道一块石头堵到嗓子眼。
  他从没有被放在这样一种位置上过。这是从未发生过的事情,他是这座城市的一把手。
  高伯年从解放这座城市就在这里了。三十五年的历史,他的名字已经和这座城市紧紧联系在一起。全市四百万人口,可能有人不知道现任国家主席是谁,但绝不会有人不知道高伯年的名字。而现在,他在市民心目中的位置已经动摇了,一个更响亮的名字已逐渐在取代他。上届调整市委班子,曾有人动议调他到另外一个省去当人大主任。中央领导说:“还是不要动了,他熟悉这个城市。”这才不过两年,向总理汇报这样大的事情,都可以不由他去,甚至不通知他,不经过他,一个电话打给了阎鸿唤。这座城市现在可以没有他了。这是一个信号,他心里清楚自己,尽管他在会议上多次表示过,到时痛痛快快交班,要培养年轻人,让年轻的同志早日担起重担。可现在,不用说退下来,就是这样冷落一下,他的神经都感到疼痛。他害怕这一天的到来,他受不了寂寞。多少年来,他习惯了“交伯年同志批阅”,“请示一下伯年同志”,“按伯年同志的指示办”。指挥、拍板、行使决策权,已经成为他的一种生活习惯和必需,而且慢慢地占据了生活的全部内容。他不能想象,有朝一日离休之后这些变为一片空白,对于他这样一个事业心、责任感极强的人来说,将是一种什么日子?
第 3/260 页  
首页上一页下一页尾页添加书签下载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