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所有资源 » 文学经典 » 名家作品 » 茅盾文学奖第二届作品集 《沉重的翅膀》
跳转 放大 缩小 全屏 朗读 设置
  一九四九年报考军政大学的最后一项考核:口试。站在他前面的是一个身穿阴丹士林布旗袍的孱弱女子。看上去十八九岁的样子,却是菜一样的脸色。浮肿的眼皮,遮着一双羞怯的眸子。一个满脸络腮胡子、穿着灰布军装的人,坐在一张桌子后面。那人大概很高,长长的、打着绑腿的脚从桌子下面伸出。他左手托着腮帮子,用以支撑似乎其重无比的头颅。他一定被那些不断重复的问题弄得头都大了。右手里的那支笔,显然比他背上的三八枪更使他感到难以对付。桌上,是一大摞参加IZl试人的有关表格c 每个人回答过他的问题之后,他便在表上做一个记号。
  他问那女子:“你为什么要参加军政大学? ”
  她期期艾艾地回答:“为了工作。”
  “你是不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
  “一半是为人民服务,一半是为自己吃饭……可能算半心半意吧? ”
  只见那人低头哗啦哗啦地在纸上记着,如同拿刀子在割一块牛皮,根本不看站在他面前回答问题的那些人。也许不能那么苛求他,他累了。如果他能抬头看一看站在他面前那个诚惶诚恐、十分诚实的女子,他也许不会在她那张表格上打个X 了。那可怜的女子,甚至不敢看一看他在表上做了什么记号,便心慌意乱地走开了,并且差一点让他伸出桌外的长腿绊了一跤。一个人的前途,便这样草率地、武断地被否定了。
  陈咏明严肃认真、实事求是的作风,也许就是从那一天开始逐步形成的。mpanel(1);
  无产阶级不但要解放全人类,还要解放无产阶级自己。这解放不但意味着物质上的解放,还意味着精神上的解放,使每一个人成为完善的人。
  未来的世界,应该是人的精神更加完善的世界。从现在升始吧,从自己开始吧,让这个世界早一点到来吧。
  十天之后,陈咏明对郑子云说:“您的具体要求是什么呢? ”
  郑子云说:“第一是把质量管理搞起来,汽车厂是流水生产,不能靠手艺过日子。第二是搞均衡生产,把再制品压下来。第三每月生产要逐步上升。你是个老厂长了,其他方面,自己参照部里整顿企业的要求去办。那么你也谈谈,你有什么要求呢? ”
  “您既然把这副重担给了我,我希望搞好它。这些日子,我脑子里也有些想法,但必须真正有了厂长的权力才能实现它。所以我只有一个要求,让我行使这个权力。我不是为自己争这个权力,我要它有什么用? 我是为厂子的发展,最终是为生产的发展。可是这个权力,您能给我多少呢? ”
  “能下放的权力,部里一点儿不留,不会舍不得的。限度嘛——”郑子云思索了片刻,“你能接受得了,部党组也能领导得了,你看怎么样? ”
  “要是这样干下去,和现行的管理体制有冲突呢? 比方,这两年国家投资压缩、任务不足、计划指标低,要是有材料、又有单位订货,我能不能扩大生产? ”
  “可以自找门路。为什么宁可让工厂闲着,大家坐吃大锅饭呢? 只要符合客观经济规律的办法,我也尽量行使这个部长的权力。我能承担的责任,我将尽力承担。要是有人告状,我会帮你含糊过去。”然后他诙谐地做了个睁只眼闭只眼的动作。
  陈咏明很少将对人的好感、崇敬溢于言表。在这番谈话之后,他不由伸出他的大手,紧紧地握住郑子云那瘦骨嶙峋的手。
  有这样一位领导,底下的干部就是吃再多的苦,受再多的累,心里也是痛快的。
  不论丈夫做出什么决定,郁丽文都认为是正确的。她也许不甚了解那件事情的道理,但她相信自己的丈夫。四十岁的人了,对于复杂的社会生活,仍然执著女学生式的单纯见解。这自然也有它的长处,使她不必像女政治家那样没完没了地分析,太过聪明地对待人和事,在丈夫的精神上增加压力和忧虑,干涉丈夫的决策。
  她注意的只是陈咏明的脸庞是不是瘦了,眼睛上是不是布满了红丝,心情是不是忧郁……她只管用女性的温柔,使陈咏明那疲劳的身心得到抚慰。她不过是一个简单的女人,陈咏明怀里一个娇小可爱的妻。
  郁丽文忍不住伸出手指,轻轻地抚摸陈咏明那霜白了的鬓角。
第 31/148 页  
首页上一页下一页尾页添加书签下载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