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所有资源 » 人文资讯 » 茅盾文学奖作品集第二届 《钟鼓楼》
跳转 放大 缩小 全屏 朗读 设置
英更难免在妯娌闲话中提及,又何况还有知根知底的邻居,更何况邻
居中又有詹丽颖那号没心没肺而又出言无忌的人物。看起来,薛永全
当过喇嘛这段历史,早晚有可能引出点家庭的风波哩!
回忆起当喇嘛时的往事,薛师傅并不感到屈辱,只是觉得悲凉。
说实在的,隆福寺里的喇嘛,当年并不受到社会的歧视,只是象他那
样的小喇嘛,生活实在清苦。解放后,当他由一个喇嘛变为一个摊贩,
最后又进而变为公私合营和国营商场的售货员后,有一回商场的领导
找他谈话。那位领导全然不了解喇嘛是怎样生活的,提出的问题,似
乎全是从一种简单化的猜想出发,使薛永全感到惊讶;而薛永全那老
老实实的回答,反过来又引起了对方更强烈的惊奇。他们之间的谈话
有一段是这样的:
「老喇嘛奥金巴是不是常常欺压你们小喇嘛?他打你打得厉害
吗?」
「奥金巴从不打我们。他就是教我们念经,带著我们外出念经去。」
「念经的时候他是不是坐一边歇著,主要让你们小喇嘛站著念
去?」
「他跟我们一块儿念。那时候阔人家办丧事,一般都要请两三棚
经。再阔点的请四棚,和尚一棚、喇嘛一棚、道士一棚、尼姑一棚。
最阔的请五棚,和尚加一棚。念经全是坐著念。上午八点多钟一到就
念,念一个来钟头,上午三遍,下午一点以后,再来两遍。」
第 77/494 页  
首页上一页下一页尾页添加书签下载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