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所有资源 » 人文资讯 » 茅盾文学奖作品集第二届 《钟鼓楼》
跳转 放大 缩小 全屏 朗读 设置
随著天色由晶黄转为银蓝,沈睡了一夜的城市苏醒过来。鼓楼前
的大街上店铺林立,各种招幌以独特的样式和泼辣的色彩,在微风中
摆动著;骡拉的轿车交错而过,包著铁皮的车毂辘在石板地上轧出刺
耳的声响;卖茶汤、豆腐脑、烤白薯的挑贩早已出动自不必说,就是
修理匠们,也开始沿著街巷吆喝:「箍桶来!」「收拾锡拉家夥!」……
卖花的妇女走入胡同,娇声娇气地叫卖:「芍药花——拣样挑!」故意
在鼻子上涂上白粉的「小什不闲」乞丐,打著小钹,伶牙俐齿地挨门
乞讨……而最古怪的是卖鼠夹鼠药的小贩,一般是两人前后同行,手
里举著一面方形白纸旗,上头画著老鼠窃食图,前头一位用沙哑的声
音吆喝:「耗子夹子——夹耗子!」后头一位用粗嗄的声音相呼应:「耗
子药!花钱不多,一治一窝!」……
钟鼓楼西南不远,是有名的什刹海。所谓 「海」,其实就是浅水湖,
一半种著荷花,一半辟为稻田。据说因为沿「海」有许多寺庙庵堂,
所以得「什刹海」之名。「什刹海」又分前海和后海,二「海」之间,
有一石砌小桥,因形得名,人称银锭桥。银锭桥畔,有一小户人家,
专卖豆汁。
豆汁并非豆浆。将绿豆用水浸发后,磨成原汁,使之发酵,分解
出可供制作粉丝的淀粉后,再滤出 「黑粉子」和 「麻豆腐」,最后所剩
的一种味道酸涩的浊液,便是豆汁——未学会饮用者,特别是南方迁
入北京的居民,往往仅啜一口便不禁作呕,然而老北京们却视它为最
第 3/494 页  
首页上一页下一页尾页添加书签下载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