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所有资源 » 人文资讯 » 茅盾文学奖作品集第二届 《钟鼓楼》
跳转 放大 缩小 全屏 朗读 设置
力,他就解甲归田了。种了几年地,我两个姑姑先后出阁了,城里招
工,我爸就进城当了工人,后来把奶奶也接进了城。我爸先学木工,
后学钳工,他这人手巧,想做什么能成什么,后来一直升到了七级。
八级工到头,他只差一级。他们厂也没有八级的,他算技术最高的了。
「你一定觉得奇怪,我爸爸成分、经历这么好,可他怎么会不是
党员?他不是。据说他出师的时候,厂里党委书记挺动感情地对他们
车间党支部书记说,荀兴旺你们不发展,你们究竟想发展谁?可车间
支部书记为难。我爸是个出名的孝子,奶奶爱吃豆面糕,近处没有,
歇礼拜那天我爸就骑车跑遍全城,不买到豆面糕绝不罢休。这当然不
会成为问题。可后来奶奶去世了,当时北京市已经大力提倡火葬,党
团员都要带头,家里死了人要送去火葬,可我爸无论别人怎么劝,也
不忍心把奶奶火葬,到底他还是买了棺材,想法子把奶奶送回老家土
葬了。党支部书记觉得这事很难辩解,确实是落后的表现,所以不同
意发展我爸入党。再有我爸原来是个文盲,进厂后进扫盲班,费了老
大力气,认字也不多。后来补文化课,补到初小程度就再提不高了。
他不爱看书,只爱鼓捣东西,比如打个家具、安装个管道、编个渔网、
修理个自行车、修个鞋、旋个烟斗什么的,弄出来样样让行家佩服,
可一叫他看书他就头疼。他一生只精读过两本书,一本是《苦儿流浪
记》,这本书我听他讲过,不是法国那个马洛写的那本,好象是解放初
印的一种诉苦材料;另一本是 《鲁班学艺》,据他说他得到的那本书页
第 100/494 页  
首页上一页下一页尾页添加书签下载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