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所有资源 » 文学经典 » 名家作品 » 茅盾文学奖第一届作品集《东方》
跳转 放大 缩小 全屏 朗读 设置

这辆马车是从京汉路的一个小站上来的.一大早起,它就载着旅客,离开了那笊篱上垂着红布条的村野小店.小青骡子刚刚吃饱饮足,正像爬山没有经验的青年人,一上路就打冲锋,使得心疼的主人也勒它不住.早晨风小,草棵里露水很大,小青骡子蹄子湿漉漉的,走得十分起劲.不到小晌午,就赶出了30多里.现在已经是正晌午了,太阳晒得人老是擦汗,可是它却慢下来,还没有赶到打尖的地方.赶车人由它走着,尽管人们催促,赶车人可有赶车人的主意.

这车上原有六名旅客,中途下去了两个,还是很挤.车尾上用绳子煞着高高的行李卷儿.小青骡子的料袋子,带着长绳子的小水桶,也在那里系着.车厢里两个妇女一个孩子就占满了.我们的主人公,坐在车前面,两条腿在车下不住地悠打着.他已经多年没有回到自己的故乡了.

他卷了一支大喇叭筒纸烟,含在嘴里,正在同人们亲热地谈话.因为天气热,他解开了军衣扣子,敞着怀,手里拿着军帽,露出一头浓发.他个子不算太高,但显得十分灵活敏捷.那一双眼睛,流露着坦白、直爽、快活,甚至还有一点顽皮孩子的神气.他同人们好像没有一点隔阂,跟那个抱孩子的妇女叫大嫂,跟那个十八九岁的姑娘叫大妹子,很快就混熟了.

"同志,你是哪村的?"姑娘问他.

"凤凰堡."

"家里还有什么人哪?"

"有爹,有娘."

"出去年头不少了吧?"

"有个几年子了."

"我舅舅也在部队里,我这次去瞧他了."姑娘接着问,"你在部队里做什么工作?"
第 11/1285 页  
首页上一页下一页尾页添加书签下载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