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雾颗粒的作用,天空重新变亮,添以浓浓的紫红色,使日落时的火山壮观醒目。
1983年,墨西哥境内的一座名叫奇切思的火山发生喷发,将火山顶部相当大的岩块
掀走。火山灰本身并不会引起明显的气候变化,因为它在几星期内即可从大气圈下
层降落地表,从而给当地居民带来灾难。引起气候变化的真正因素,是火山喷发带
人平流层的SO。。
或许是1991年菲律宾皮纳图博火山喷发的一个结果,1992年和1993年,全球平
均地表温度比往年要低0 ZC。 事实上,1992年是此前连续6年来第一年没有出现破
高温天气的记录。随着火山尘埃消散殆尽,1994年和1995年的地表温度又恢复新高。
土地利用是另一个必须加以说明的外部气候育力。例如,如果人类对亚马孙河
西林区以一个较快的速率进行森林滥伐,气候将会因之产生何种影响?对此,人们
目前正在进行许多模拟研究来试图加以确定。由于树木具有可将水分吸至土壤深处
的根部的功能,森林地区比不毛之地要蒸发更多的水分。树叶通过微小的气孔呼吸
CO。 、O。及水蒸气。树叶的气孔张开时吸进光合作用所需之CO。,然后呼出水分
和O。 。植物的蒸腾作用是大气圈水分的一个重要供给来源,森林滥伐则改变了蒸
腾作用的速率。大气圈本身的CO。含量多少决定树叶气孔张开时间的长短,而这又
影响着蒸腾作用。如果森林滥伐伴随着大规模的焚烧,燃烧产生的烟雾将会改变温
度、降雨量和云的多少。如果人类活动或自然过程改造了地表及生物群,这又将决
定这些生物群赖以生存的天气的性质。 这就是所谓的 “生物地球物理反馈
(biogeophysical feedback) ”,它代表的是在地球系统的模拟中另一个必须予
以澄清的内部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