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专业分化为标志的。但是,越来越多的学者认为,如果缺乏对所要解决的问题的
一种宏观认识,各个派生的分支学科或许不会给我们提供了解或解决实际问题所需
的必要素材。面对一个问题,是仅仅强调令而深的研究手段,还是强调通过各分支
学科的综合研究来予以解决,学者们长期以来对此争论不休。在我看来,这种争论
是没有意义的。(对于强调跨学科综合研究者来说,综合研究意味着要给职业带来
一定风险,因为问题的解决常常意味着要在学科的交叉点锐意创新,这样一来,研
究者就无法在一狭窄的学科中,保证拥有足够的创造力以取得在该学科中“受人尊
敬”的地位。)不管双方的争论有多么激烈,将研究结果与其研究方法(或者微观
与宏观)对立起来是一种愚蠢的、错误的逻辑二分法行为。我们显然需要大量各种
尺度的研究结果来避免认识上的肤浅,需要综合众多研究方法来迎接现实世界各种
问题的挑战。
尽管由于篇幅的限制,我在这里无法对所有相关领域进行一次专题讨论,但我
将尽可能详尽地挖掘大量与环境有关的内容,来阐述我们业已掌握的有关气候变化
的知识及其生态学和社会学意义。我还会指出,在全球环境论争中哪些气候变化的
结论是推测出来的。我将利用实际环境与经济平衡的研究方法来帮助选择一组有代
表性的研究结果。
人类并不是最近才意识到污染会降低环境质量。数个世纪以前,末加控制的煤
的燃烧导致伦敦声名狼藉的烟雾事件,那时人们就已意识到了这一点。遗憾的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