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多塞先生的著作不仅可以看作一位名人的意见的概述,而且可以看作革命初期法 国许多工人的意见的概述。因此,它虽然是一个概述,似乎也值得注意。
------------------
人口原理 第十章
葛德文先生的平等制度——将人类的一切罪恶归因于人类制度是错误的——葛德文 先生对人口增长带来的困难所作的第一个回答是很不全面的——假设葛德文先生的美好 的平等制度是可以实现的——只是由于人口原理,这种制度就会在短短30年间完全垮台。
人们阅读葛德文先生的独出心裁和才智洋溢的《政治正义论》,看到他的文笔气势 雄浑而有力,他的某些推理精密而有说服力,他的思想炽热而强烈,特别是他那给人深 刻印象的诚挚态度,使全书具有真理的外观,不能不为之感动。同时,又必须承认,他 没有以似为正确哲学所必需的谨慎态度来进行他的研究。他的结论常常不为他的前提所 认可。他自己提出的异议,有时也不能加以排除。他过分依赖那些不能应用的一般而抽 象的命题。他的推测无疑远远超出了自然的质朴。
葛德文先生所提倡的平等制度无疑比现已存在的任何制度都更为美好和令人向往。 仅仅凭借理性和信念所进行的社会改良,比凭借权力施行和维持的任何变革都将更为持 久。无限运用个人判断力是一种极其伟大而有魅力的原则,远远优于那些一切人在某种 意义上都是社会奴隶的制度。以仁爱代替自爱作为社会的主要动机和动因,是人们热诚 地希望看到的一种成就。总之,看到这一美好的制度的一切,必然会抱有喜悦和羡慕的 心情,热望有朝一日它会实现。但是,可惜得很!这个时刻决不会到来。这一切不过是 一场梦,一个美好的想象的幻影。这种幸福和永生的“华丽的宫殿”,这种真理和美德 的“庄严的神殿”,如果我们了解实际生活,并细心观察人类在地球上的真正处境,它 们就会象“空中楼阁”一样消失。
葛德文先生在《政治正义论》第八篇第三章结尾谈到人口,他说:“人类社会有一 条规律,根据这条规律,人口总是保持在同生活资料相适应的水平。比如,我们发现, 美洲和亚洲的游牧部落,经过多少世代,人口并未增加到需要耕种土地的程度。”葛德 文先生作为某种不可思议的、神秘的原因提及而未试图加以研究的这一原理,我们将看 到,就是折磨人的必然法则——贫困和对贫困的恐惧。
葛德文先生在全书中所犯的一个重大错误,是将文明社会中几乎所有的罪恶和贫困 都归咎于人类制度。在他看来,政治制度和现存财产制度是一切罪恶的重大根源,是使 人类堕落的所有罪行的温床。如果实际情况果真如此,则从世间完全消除罪恶,就似乎 不是一伴没有希望完成的工作,而理性似乎就是实现这一伟大目的的非常合适的手段了。 但事实真相是,虽然人类制度似乎是造成人类许多灾祸的明显和突出的原因,但实际上 它们是不重要的、表面的原因,同使源泉污浊、使全部人类生活的水流浑浊的那些根深 蒂固的不洁原因相比,它们只是漂浮在水面上的羽毛。
葛德文先生在论述平等制度带来的好处的那一章中说:“压迫精神、奴隶性和欺骗 的风气,都是现存财产制度的直接产物。这一切都一致同智力和道德的发展为敌。妒忌、 怨毒和报复等其他恶行是上述精神和风气不可分的伴侣。在富裕而人人同样分享自然的 恩赐的社会状态下,这类感情必将消失。狭隘的利己主义的原则也会消失。任何人也无 需小心看守自己小小的储备或担心而又吃力地去满足自己经常感到的需求,每个人也就 能把个人的存在溶合到关心普遍福利的思想之中。任何人也不会以别人为敌,因为他们 之间不存在你争我夺;结果仁爱将取得理性所授予的最高统治权。人们将不再整天为肉 体需要而操心,得以自由地遨游在与人的意趣相合的思想领域之中。在扩大知识的工作 上,人人都会帮助我而我也会去帮助他们。”
这确实是一种幸福的状态。但是,这只是一种想象的情景,与现实毫不相干,这一 点恐怕读者已经充分觉察到。
人无法生活在富裕当中。井非一切人都能同等地分享自然的恩赐。如果没有现行财 产制度,则每个人都不得不尽力保护他的少许财产。利己心将大获全胜。你争我夺将永 远存在。每个人都将经常为肉体需要操心,而没有一个有才智的人能够自由地在思想领 域遨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