亦凡公益图书馆(shuku.net)下一章 回目录
第三章 气候与地形
第一节 气候带
人类常常把不适应的外部环境当作逆境看待,感觉应与之争斗。这不是求得生存的好方法——与天斗,败者惟有自己。新的环境的确潜含危险,你必须采取预防措施,但大自然是不会偏袒谁的。学会适应气候,学会利用环境提供给你的东西。气候不仅仅取决于纬度,陆地和海拔都是相当重要的因素。
极地气候极地地区是指北纬60°33'以上,南纬60°33'以下的地区,但身处世界各地高海拔地区,都必须具有相应的防御严寒的能力。赤道地区,比如安第斯山脉,海拔5000米以上才被积雪覆盖,但越接近极地地区,高山积雪线就会越低——南美洲最南角海拔几百米以上就会终年积雪。阿拉斯加、加拿大、格陵兰岛、冰岛、北欧和前苏联的北部地带都属于北极地区。
苔原地区极帽南部,永久封冻地层,草木生长皆受到阻滞的地区。夏天冰雪融化,但是植物的根部依然无法侵入坚硬的封冻地层。高海拔地区也会出现类似的地形。
北方针叶林在北极苔原与温带主大陆之间有一条宽达1300公里的森林带。在俄罗斯泰加地区,森林纵向延伸达1650公里,向北直至北极圈以内。但在加拿大的赫德森海湾地区,森林带平行于北极圈以南向东西方向延伸。
冬季严寒而且漫长,大部分时间大地封冻,夏季很短,一年中仅有3 ~5 个月地层解冻,雨水可以到达草木的根部。沿着流向北冰洋的江河两岸,草木尤为茂盛。这里富含许多珍贵的动物资源:麋鹿、熊、水獭、山猫、黑貂和松鼠以及其他更小的生物和多种鸟类。
在夏季冰雪融化的积水存积在低洼地,会产生沼泽。横七竖八杂乱延伸的树林和密集生长的苔藓植物使得通行变得相当困难。蚊子会很令人讨厌(尽管这里的蚊子不会传染疟疾)。如果你有防寒衣物,冬季行进会相对容易一些。沿河旅行会是较好的选择,那里各种鱼类量足味美,可以利用充足的倒落林木扎个木筏,顺流而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