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袖手何妨闲处看。身上健,但悠游卒岁,且斗樽前。”黄苏子的父亲看得心动,
联想自己被贴得满墙的大字报,不由连说“好汉汉,写得好。”便是这时,一个女
医生款款地走过来告诉他说:“生了个女儿,三斤三两。”她说时显得很别有用心
地望了望黄苏子父亲手上的书。
黄苏子的父亲赶紧把书一合,说:“毛主席这篇文章写得太好了。”女医生说:
“哪一篇呀?”黄苏子的父亲作贼心虚,忙不迭地回答说:“就是《实践论》。太
好了,写得太好了。我都想好了,孩子起名叫黄实践。我姓黄。”女医生笑了笑,
认真地回答说:“这个名字很有纪念意义。我参加过学习毛主席著作讲用团。不过
你看不出来像一个学习毛主席著作的积极分子。”女医生说完就走了。
黄苏子的父亲一身冷汗湿透了内衣。
其实,他原本想好,无论生男生女,他都要用“黄苏子”这三个字命名的。一
个多嘴的女医生却令他这个美丽而富有意味的名字没有出笼便自取消亡。因为这个,
黄苏子的父亲对刚刚来到人世间的黄苏子心里便无端地生出几分厌倦。
黄苏子是在12年后知道了自己名字的来历。那是她的父亲在批判会上发言时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