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
应浙江文艺出版社之约,我们接受了编辑《朱自清散文全编》的任务。在编辑之前,我 们反复讨论酝酿,取得的共识是:朱自清一生所写的散文数量很多,在一书中做到“全编” 实属不易。但如不包括书评、序跋、杂文等,单就人们所称的“美文”这狭义散文而言,做 到“全编”则是可行的。我们的指导思想是就狭义散文而言编出一本真正《朱自清散文全 编》。我们在编辑过程中,一是做到无一遗漏,这是指不仅收集全了任何集子中朱自清的散 文,而且,我们还尽最大努力发掘、查找一些散佚不见的散文,如本书中的《南行通信》和 《南行杂记》两篇,是原来刊登在一九三○年七、九月间的《骆驼草》杂志上的,由于一直 没有被收入朱自清散文的集子,因此,随着时间的流逝,已有被湮没的危险,这次我们从浩 如烟海的旧杂志中把它们发掘了出来。二是对朱自清的一些广义的散文,如杂文、序跋、书 评等,原则上不收,但也并非一概不收,而是作比较严格的取舍,酌情收入一些能反映朱自 清重要思想、观点和生活的代表文章,让读者能通过这些文章更全面、立体地了解朱自清。 三是全书仍按朱自清生前编定的散文集编排,以时间先后为序,一些散见于集外的散文另编 于后,这样,更有利于了解到朱自清散文的原貌。
最后,值得一提的是在本书编辑过程中,得到了朱乔森先生的大力支持,他为本书提供 了不少有用的资料。江苏省社科院文学所姜建先生也为本书的编辑提出了不少有益的建议。 应该说,这部书的出版,是大家共同努力的结果。尚感不安的是,不知我们的编辑思想是否 合理?一些文章的取舍是否公允?所有这些,我们真诚地期待着广大读者的批评指正。
19#5年7月于南京
------------------ 黄金书屋Youth校对||http://goldbook.yeah.net/
朱自清散文全编 匆匆
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但 是,聪明的,你告诉我,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 是有人偷了他们罢:那是 谁?又藏在何处呢?是他们自己逃走了罢:现在又到了哪里呢?
我不知道他们给了我多少日子;但我的手确乎是渐渐空虚了。在默默里算着,八千多日 子已经从我手中溜去;像针尖上一滴水滴在大海里,我的日子滴在时间的流里,没有声音, 也没有影子。我不禁头涔涔而泪潸潸了。
去的尽管去了,来的尽管来着;去来的中间,又怎样地匆匆呢?早上我起来的时候,小 屋里射进两三方斜斜的太阳。太阳他有脚啊,轻乔悄悄地挪移了;我也茫茫然跟着旋转。于 是— 洗手的时候,日子从水盆里过去;吃饭的时候,日子从饭碗里过去;默默时,便从凝 然的双眼前过去。我觉察他去的匆匆了,伸出手遮挽时,他又从遮挽着的手边过去,天黑 时,我躺在床上,他便伶伶俐俐地从我身上跨过,从我脚边飞去了。等我睁开眼和太阳再 见,这算又溜走了一日。我掩着面叹息。但是新来的日子的影儿又开始在叹息里闪过了。
在逃去如飞的日子里,在千门万户的世界里的我能做些什么呢?只有徘徊罢了,只有匆 匆罢了;在八千多日的匆匆里,除徘徊外,又剩些什么呢?过去的日子如轻烟,被微风吹散 了,如薄雾,被初阳蒸融了;我留着些什么痕迹呢?我何曾留着像游丝样的痕迹呢?我赤裸 裸来到这世界,转眼间也将赤裸裸的回去罢?但不能平的,为什么偏要白白走这一遭啊?
你聪明的,告诉我,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
1922年3月28日
(原载1922年4月11日《时事新报·文学旬刊》第34期)
------------------ 黄金书屋Youth校对||http://goldbook.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