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亲道:“做媒的几起里,许家的二女儿最好,回头我给你看照相。”
方鸿渐想这事严重了。生平最恨小城市的摩登姑娘,落伍的时髦,乡气的都
市化,活像那第一套中国裁缝仿制的西装,把做样子的外国人旧衣服上两方补钉
,也照式在衣袖和裤子上做了。现在不必抗议,过几天向上海溜之大吉。方老先
生又说,接风的人很多,天气太热,叫鸿渐小心别贪嘴,亲近的尊长家里都得去
拜访一下,自己的包车让给他坐,等天气稍凉,亲带他到祖父坟上行礼。方老太
太说,明天叫裁缝来做他的纺绸大褂和里衣裤,凤仪有两件大褂,暂时借一件穿
了出门拜客。吃晚饭的时候,有方老太太亲手做的煎鳝鱼丝、酱鸡翅、西瓜煨鸡
、洒煮虾,都是大儿子爱吃的乡味。方老太太挑好的送到他饭碗上,说:“我想
你在外国四年可怜,什么都没得吃!”大家都笑说她又来了,在外国不吃东西,
岂不饿死。她道:“我就不懂洋鬼子怎样活的!什么面包、牛奶,送给我都不要
吃。”鸿渐忽然觉得,在这种家庭空气里,战争是不可相信的事,好比光天化日
之下没人想到有鬼。父亲母亲的计划和希望,丝毫没为意外事故留个余地。看他
们这样稳定地支配着未来,自己也胆壮起来,想上海的局势也许会和缓,战事不
会发生,真发生了也可以置之不理。
明天方鸿渐才起床,那两位记者早上门了。鸿渐看到他们带来的报上,有方
博士回乡的新闻,嵌着昨天照的全身像,可怕得自惭形秽。蓝眼镜拉自己右臂的
那只手也清清楚楚地照进去了,加上自己侧脸惊愕的神情,宛如小偷给人捉住的
摄影。那蓝眼镜是个博闻多识之士,说久闻克莱登大学是全世界最有名的学府,
仿佛清华大学。那背照相机的记者问鸿渐对世界大势有什么观察、中日战争会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