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谊的农本思想是以抑制工商为条件的,即主张强本抑末,这是西汉前期社会经济条件下的产物。随着时代的变化,人们对工商业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作用的认识越来越深刻,所以不再那么激烈地主张抑末,但是尽管如此,他们对农业的重要作用仍然十分强调。例如王符一方面强调"富民者,以农桑为本,以游业为末";可是另一方面又指出:"百工者,以致用为本,以巧饰为末;商贾者,以通货为本,以鬻奇为末。"(《潜夫论·务本》)这就是说,农工商各有本末。晋代政治家傅玄曾针对汉魏时期"农工之业多废,或逐淫利而离其事"、"游手多而亲农者少,工器不尽其宜"的现象,明确提出"贵农贱商"的主张:"通计天下若干人为士,足以副在宫之吏;若干人为农,三年足有一年之储;若干人为工,足其器用;若干人为商贾,足以通货而已。尊儒尚学,贵农贱商,此皆事业之要务也。"(《晋书·傅玄传》)可见在傅玄看来,工、商在社会生活中均是不可缺少的一个组成部分,但他认为农业的地位最重要,所以主张"贵农"。胡寄窗先生在评论宋人叶适对传统的重本抑末思想的批判时讲过这样一段话:"重本抑未口号自战国后期以来己流行了一千四百多年,其间虽有思想家把本末概念作了新的解释,认为农工商各有本末,如汉未的王符;有的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