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口。
江昉很瘦,脸上纹路深而阔,眉毛很浓,几乎遮住眼睛。他正在写一篇关于九
歌的文章,是他的《中国上古文学史》的一部分。
明经看着桌上的文稿很诚恳地说:“关于九歌的作者,各家意见不一,我看江
先生的说法最为可信。”
江先生享受着久违的好烟,似听非听。过了一会,把烟戳灭,放在一个瓦碟上,
存着等会儿再用,怕说话间烧着浪费了。“有什么消息?”问了一句,不等明经回
答,自己先说道:“南昌失守后,我军反攻,说是收复了飞机尝火车站,到底怎样
了?现在报上消息有点难以捉摸,得学会看报。”
明经敏捷地说:“看报看字里行间,这是中国老传统了。”他不想多讨论时事,
把几篇文稿递上。“暑假里偶然兴之所至,您看看有意思没有。”江昉接过随手翻
着。他喜欢聪明人,很欣赏钱明经,认为他很有才气。有才气又不懒惰,就很难得。
不过明经揽的事也太多了,可不揽这些事,哪儿来的骆驼烟呢。
“你关于宋玉的研究,很站得住的。系里要推荐你。孟先生是赞成的,只是关
于甲骨文方面要有人推荐,当然是白先生最权威。系里讨论时希望他不反对。”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