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他知道吴为并不重视那证明他价值的爵位;
如果他知道一进入吴为的领域,他就如鱼“失”水,没有人再把他看做一个至高无上的权威;
如果他知道吴为竟然可以用那样穿透的目光审视他(虽然不说什么)……
——他还会冲破重重阻力,和吴为结婚吗?
其实以社会标准来说,不论在哪个社会,胡秉宸都是数一数二的优秀男人。
只是吴为太把胡秉宸当神,分配给他的责任太大了,并且把他固定在那个位置上,逼着他把那个角色永远扮演下去,不但对公众、对社会,甚至在家里都得维持那个高大、纯洁、辉煌、绅士的形象,这样的负担,世上没有一个男人担得起。人格的面具是沉重的。胡秉宸也心里明白,他早巳不能维持。他累了,这种不能将面具卸下哪怕一会儿的日子,太累了。对公众、对社会扮演一个好角色不难,关键时刻只要一次挺住,守住真理,宽容的人们会永远记住这个形象。而在家庭和两性之间就不那么容易。两性间的表现是最赤裸的、一点也粉饰不了的。
好比第一次看到胡秉宸穿着一条裤衩砸核桃吃,让吴为着实吃了一惊。那么她想没想过,她躺着刷牙、用手抓吃的、嘬手指头、满嘴大蒜味,胡秉宸的感觉又该如何?
对男人,对婚姻,吴为是过于苛刻了。她若不打破“完美主义”的梦魇;不但自己无法生存,让她的男人也无法生存。在对二十世纪的最终裁判中,胡秉宸也好,吴为也好,根本谈不上什么先知先觉,不过都是大俗一个。
吴为实在不该为了一个夭折的英雄、一个夭折的爱情哭泣,而应该为他们并不具备的品格哭泣。
也许未来的世纪——如果还有一个未来世纪的话,也许人类根本就不可能具备那样的品格。也许人类的另一个名词就是“大俗”。这真让人悲哀,可也别无他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