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大人对我邵某说朝廷大法,犹如对牛弹琴。我今天之所以戴枷披刑,你以为是你的功劳?呸!若不是我良心有愧,要为长城上那些冻死的兵士服刑,你岂奈我何!”
史大人恼羞成怒,一拍惊堂木,吼道:“大胆刁民,竟敢胡言乱语,来人!”
“在!”两厢甲首皂隶山呼应诺。
“大刑侍候!”
“遵命!”
几位皂隶应声而上,把邵大侠掀翻在地,正要乱棍打下,忽见一人从后门进入刑堂,在史大人身边耳语几句,史大人顿时脸色大变,一摆手说道:
“暂饶了这个刁民,押回大牢。“
众皂隶不明其故,只得把邵大侠又押回大牢。他们哪里知道,方才进来的那个人,本是史大人的亲信师爷,他给史大人传来了一个噩耗:三天前史大人十岁的小儿子随家人上街玩耍忽然就不见了,找了一天仍不见踪影,直到昨天夜里,才有一个人往他家门缝里塞进了一封信,用威胁的语气写道:“姓史的,邵大侠若有三长两短,令公子断难活命。”史大人的家在南京,家里人得了这封信,就急忙差人骑快马跑来扬州送信。
乍一听这消息,原本兴抖抖要挖出更多罪状的史大人,顿时像霜打的茄子——蔫了。这天傍晚,他让手下把邵大侠从牢房里秘密提了出来,带进一间早摆了一桌酒席的小房,他让人给邵大侠去了铁枷,满脸赔笑请这位“钦犯”入座。邵大侠不知史大人为何先倨而后恭,也不推辞,坐下就吃。史大人给他斟酒,举杯请道:
“请邵大侠饮了这杯。”
“史大人,我可是钦犯啊!”邵大侠咽儿一口干了酒,话意儿满是嘲讽。
史大人脸红红的,半尴不尬地说道:“邵大侠,本官奉命办案,原不想和你做对头。”
邵大侠夺过酒壶,自斟自饮,回道:“我从来就未曾把你当成对头。”
邵大侠言下之意是这姓史的不够格,但史大人没听出来,却抓住话把儿问道:
“你既不把咱当对头,为何下此毒手?”
“什么毒手?”
“四天前,本官的小儿子在南京城遭人绑架。”
“你儿子遭人绑架,与我何干?”
“邵大侠,你别装蒜了。”
史大人说罢,便从袖笼里摸出那封信递给邵大侠看。草草几行字,邵大侠一瞥即过,放下信笺,自言自语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