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何心隐进来倒没有吃过这样的苦头。一来他是抚台亲自签发拘票抓来的人犯,人还没进来,就有抚衙的刑名师爷前来打招呼:“谁敢沾何心隐一个指头,抚台大人就剁他一只手!”这话说得太绝,锁头禁子们虽然贪财,却也不敢造次。二来何心隐在武昌城中名气大,无论是看牢的差人还是坐牢的犯人,几乎个个都知道他是当今的“圣人”。他一来,差人犯人都忘记了“侍候”这一道手续,个个点头哈腰忙东忙西,那情景,倒像是迎接什么贵宾似的。
因此,何心隐坐牢一个多月,不但没有受到皮肉之苦,反倒每日肥酒大肉地享受。何心隐一贯认为,农工商贾并不比读书人低贱。越是贩夫走卒市井屠儿,他见了越是亲切,在一起称兄道弟唠叨家常,讥笑官府里的人是猫头公事狗脸亲家。正是这种叛逆性格,导致大耳朵百姓都敬慕他喜欢他——这也是他坐牢不受虐待的原因之一。
却说今儿个晚上下雨之后,何心隐正在单问牢房里踱着方步,忽然听得门上锁链一响,接着板门吱喽一声,只见两个人推门进来,头前一个人提着灯笼,看那一身皂衣就知是一个普通禁子,跟在他后头的人虽然穿的也是皂衣,但圆领上多了一道白边——这就是等级,穿这种衣服的人是看牢的小头目,名日锁头。这锁头大名李黑子,生得一脸横肉,黑油黑油的.仿佛在酱缸里泡过:因为凶狠,犯人们背地里喊他李阎王。这会儿,李阎王见了何心隐,忙把腰一哈,恭恭敬敬笑着问:
“何先生,用过晚膳了吗?”
何心隐眼一横,开口骂道:“吃什么?一碗糙米饭倒有半碗沙子,像是喂猪的。老汉牙口不好,哪吃得下去。”
李阎王咧嘴一笑:“咱就知道你吃不惯这牢食儿,走。”
“上哪去?”
“老规矩,上咱值房,咱请你喝酒。”
李阎王虽然凶残,但他却敬仰何心隐的大名,隔三岔五,他就会把何心隐请到自己值房撮一顿,何心隐也从不嫌他猥琐,采取的策略是逢请必吃。李阎王的值房紧挨着牢房,里面的酒席已经摆好,何心隐一进去,也不谦逊径自坐了首席。也许是饿急了,他拿起筷子拣起一颗黄焖圆子就往嘴里送。瞧他这副馋样儿,李阎王笑道:
“何先生,今儿个下了雨,难得有了个凉爽,所以你的胃口好。”
“下不下雨,跟我有何关系?”何心隐没好气地说,“这牢房的墙都是用大石头垒起来的,住在里面像呆在山洞里,再热的天,也是凉飕飕的。”
谈话间,李阎王已给何心隐斟上了酒。两人推杯把盏,酒过三巡,何心隐问:
“李锁爷,今晚上,你怎么这么晚才请我吃饭?”
“临时有公事,总得虚应。”李阎王答话时好像有点心神不定,他挪了挪座儿,又道,“何先生,你答应咱的事儿,今晚上总该兑现了吧。”
“什么事儿?”
“看相呀,你答应给我看一次相,却一直没看。”
除了举偏发微阐释阳明心学自成一家外,何心隐还懂得不少诸如风水堪舆推命看相等杂学。在庶民百姓中,他这方面的名气甚至盖过了他的正学。因此他一人牢房,就有不少禁子求他推命看相,这李阎王也是其中的一个。他求过几次,何心隐总是搪塞,现在他又提出来,何心隐兹儿一声一盅酒下肚,言道:
“日不嫖妓,夜不探宝,这叫帮有帮道,行有行规,李锁爷你说到看相,也还是有它的禁忌。”
“有何禁忌?”
“喝酒不看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