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围一群看客,围哄至此,不禁会心而笑。这个云中雕,立夏那一日被赵寄客一顿教训,杭人一时传为笑谈。今日又不识相,看他又会落个什么好下场。
哆嘤中有几个人识得刚才那个带着徽州口音说话的人,不是别人,正是忘忧茶庄店堂掌柜,兼杭家的管家,名叫吴茶清。谁知这云中雕死要面子活受罪,不肯在众人一片奚落中离开,上回已经败在杭家手下一次,这次若再败了,云中雕如何再在杭州城里做人?这么想着,他大吼一声"起开",把左右噗嘤推得丈把远,一只八哥也顾不上了,扔在大茶台上,手里只捏着那大钢球,走到了柜台边。
他东寻寻、西看看,一副破脚梗相。别人也不知道他能看出什么破绽来,各人自顾做生意,谁也不再理睬他。
可巧,这时来了一个老太太,拿了六文钱,要买两包小包装茶末。这小包装茶,原本是林藕初出的主意,吴茶清不同意。直到过了庚子年,才松了口。林藕初说:"从前你说卖小包装反而添乱。过了庚子年岂不更乱,不怕那些八旗官兵再来找麻烦!"
"天不变,道亦不变,天变道亦变,这不是常理吗!"
卖了小包装麻烦果然就来了。接待的伙计,好巧不巧,恰是临时拉来顶班的撮着。他说了:"阿婆,对不起了,这是店里招揽生意的亏本买卖,每人只能限购一包的。"
阿婆听了连连说自己老糊涂了,怎么把店里的规矩忘掉了呢。
正这么说着,云中雕两只大乌珠子一弹,使劲一拍柜台,喝道:"我要做生意。"
柜里柜外一批人,都怔怔看着他,不知他又要闹出什么名堂。
云中雕见别人都注意到他了,便更得意,把那大钢球子往半空中一掷,又顺手接住,说:"我要买这茶末小包装的。"
撮着取出一小包,又伸出三个指头。
"要多少?"
"三文。"
"哦,我还以为是三干文呢!"
"不敢的。"
"好,给我包上。"
"大爷看清了,这茶末本来就是包上的。"
"小二,你也给我听清了,我要的是一千包。"
撮着一怔,这才知道,已经上了云中雕的圈套,心中便也发急了,说:"店里规定,只能买三文钢钢的。"
云中雕说:"我也没说买四文铜铀啊,三文铜钢一千包,这么便宜的买卖,谁会放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