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甫,你不知道,这口气实在难忍。起初先严作宝丰教谕,为着伏牛山中过于闭塞,决定在宝丰落户。可是寒舍在宝丰住了几十年,到底是漂来户,强龙不压地头蛇,王举人倚势欺人,言之令人发指。如今弟才明白,原来他处心积虑想讹走舍下所藏的两件东西!其实,弟平日对古董并不看重,只是这两件东西是先父遗物,弟虽不肖,何能将先父遗物拱手送人!王举人趁弟不在家,贱内怕事,讹诈而去,叫弟如何甘心?此仇不报,弟将无面目见先严于地下!”
“一件是宣德炉,还有一把什么扇子?”
“扇子是万历初年先严在北京候选①时在古董铺中买的,为马勋②所制,上有文待诏③的书画,先严甚是宝爱,目前文待诏的书画不难见到,马勋的扇子就很少了。更痛
心的是,扇子上有几行跋语是先严手泽!”
──────────────
①候选——明代举人、贡生在京候吏部选授官职,叫做“候选”。
②马勋——明朝永乐年间,折叠扇才开始流行,在宣德和弘治年间(1426——1505)出现了几位以制扇出名的民间工艺美术家,马勋是其中之一。
③文待诏——文征明(1461—1559),明朝常州人,大书画家兼诗人,曾做翰林院待诏的官。
──────────────
“请放心,不要多久,这两件东西定会完璧归赵。此事放在弟身上好啦。”
“此仇不报,弟死不瞑目!”
“既然官司已了,府上已安然迁回故乡,兄心情如此郁悒,何不同弟入陕一游?”
牛金星没有回答,这时他的心中仍在矛盾,又想到商洛山中同闯王一晤,又担心万一将来大事不成,身败名辱。另外,既不是李自成“三顾茅庐”,又不是由自成正式礼聘,而仅仅是由尚炯相邀,他便由北京到商洛山中,终觉心上有个疙瘩。但是他又想着自己已经快四十五岁了,难道就这样白白地郁闷以终?他望着奔流的河水,忽然不胜感慨地叹口气说:“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①同时他想着不惟半生抱负落空,反而丢掉了举人,断送了前程,身入囹圄,贻祖宗父母之羞,又不禁发分恨声。
──────────────
①逝者……昼夜——这是孔丘的话,把光阴比做逝水,昼夜不停地奔流而去。
──────────────
尚炯问:“老兄为何不语?”
“我还是想先回到舍下看看,再作决定。”金星慢吞吞他说,自己也觉得这句话并没有多大道理。
“贵价刚回,府上情形,兄已尽知。如怕令嫂夫人悬念,可差贵价明日回府,就说足下安抵平阳,顺便往西安访友,不日返家。这样,府上也就放心了。”
牛金星苦笑不语,心中盘算:“怎么好?去不去?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