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赤眉、铜马——王莽的新朝末年,两支重要的农民起义。
──────────────
牛金星的话才说出半句,那个堂倌又匆匆进来,打断了他的话。堂值提着一条约摸十二三两重的活鲤鱼的脊翅,请客人亲眼过目,满脸堆笑地问:
“请问,兔怎么吃法?一吃还是两吃?”
“启翁,你是客人,你说,怎么吃?”尚炯望着金星问。
“两吃吧,糖溜一半,焦炸一半,糖溜的一半,吃剩的鱼骨头来一个鱼骨焙面。”金星对堂倌吩咐毕,转向医生笑着说:“这是咱们河南馆子的拿手菜,在别省馆子里是吃不到的。”
跑堂的按照河南馆子的老规矩,把活鱼往地上一用,然后把半死的鲤鱼拎了起来。但是他还不走,望望桌上的三鲜汤,问:
“这碗汤不合二位的口味,我拿去换一碗吧?”
尚炯一看,汤果然早已冷了,笑着说:“不是不合口味,是我们忘记喝了。端去热一热,上鱼的时候一起端来。”
跑堂的答应一声,左手端汤,右手提鱼,笑眯眯地退了出去。
牛金星又一次站起来把门帘子揭开一个缝儿向外看一眼,重新坐下,接着低声说:
“像十八子这样的人,倘若得到几位有学问的人辅佐,那就如虎生翼,说不定会成大气候。自古成大事、建大业者,宁有种乎?虽有大命,亦在人事而已。”
这句话恰恰打在尚炯的心窝里,他赶快说:“目前缺少的就是宋濂、刘伯温这样的人物,他时常同弟谈到这一点,真是寝寐求之,恨不能得。我同他也谈到过你,他十分渴慕,说,‘咱如今池浅不能养大鱼,何敢妄想?倘获一晤,一聆教益,也就是三生有幸。’弟临来时候,他再三嘱咐:‘老尚,你要是在北京能够看见牛举人,务请代我致仰慕之意。’启翁,你看他是如何思贤如渴!”
“啊啊,没想到你们还谈及下走①!哈哈哈哈……”
──────────────
①下走——即奴仆,古代士大大对朋友的自谦之词。
──────────────
尚炯不知道牛金星的这一笑是什么意思,但是他现在决计要试一试,劝说牛金星参加起义,至少拉他到商洛山中同闯王一晤。这种希望,他在今天同金星倾心谈话之前是不敢多想的。
“启翁,我有一句很为冒昧的话,不知道敢说不敢说。”
“但说何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