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主任,您还是老传统,走路去啊?”
“哈哈哈!你讲得对,这是八路传统,真要打起仗来还是走路靠得住哩!要占领山头,车子上不去呀!”
“那是。”
江主任就这么一路与人打着招呼,说着闲话,拖拖沓沓走近了政治部大楼。他抬头将大楼扫视一眼,感到它在一夜之间变小了。往常,只需要大楼的九分之一就可以容下他江醉章了,那时他感到这是一座真正的房子;今天,大楼缩小到如同一把藤椅,似乎找不到一张门可以钻进去,必须从屋顶上坐下来才是相宜的。其他人可以进去,因为对其他人来说,这仍是一座房子;只有他江主任不行,他是这里的主人,他主宰着大楼里一切事物的演变,一切都由他来摆布,由他使用,由他褒贬,由他收藏。他只有一屁股从上面坐下来才能体现责任感。
当然,实际上他还是从门里钻进去的。
他估计办公室还在搬家和打扫,这时没有必要去吃灰,便开始视察各部,以便尽快地掌握情况,部署新的施政计划。要让人感到,新主任一来,连气候都变了。对于政治部各部的情况,江醉章并非全无了解,但现在地位变了,看问题的角度也变了,必须重新了解才行。
他首先来到干部部,他认为这个部的重要性远在其他各部之上。新主任必须有新班子,而新班子的建立,是要靠干部部去做工作的。
干部部的部长请江主任坐在自己的藤椅上。
“你们对于新干部的提拔、培养、使用有什么想法?”江主任开门见山地问。
“这个……我们想听听江主任的指示。”
“原来没有一点想法?”
“原来的计划可能不行,我们听说有新主任到任,工作已经停下来了。”
“唔,对,这是谨慎的。”江主任点头赞许,并指示说,“干部工作上,一定要贯彻执行毛主席的接班人五条和林副主席的三条。三条是把五条具体化了,并且是将五条的精髓抽出来归纳成三条的,这一点要明确。所以干部工作只要切实按三条做了,就是最好地贯彻了五条,知道吗?”
“是。”干部部长连忙拿出保密记录本来把新主任的指示记上。
江主任继续说:
“三条里面要突出前两条,前两条里面又要突出第一条,就是对毛主席和毛泽东思想的态度这一条。但是第二条也非常重要,在路线斗争中站在哪一边这个问题,是检验一个人拥护毛主席和毛泽东思想是真是假的最具体的标准。你是真拥护,那么在路线斗争中就一定会坚决站在正确的一边;你是假拥护,就会在路线斗争中表现得态度暖味,犹犹豫豫,顾虑多端。所以,要看一个干部第一条是不是过硬的,就要通过第二条来具体检验。这前两条的关系就是这样。比如在我们兵团,就是要具体地看他在斗彭问题上态度如何。这样子,就把理论变成实际了,你们掌握起来就方便了。你听懂了吗?”
“懂了。不过,我们还要组织全体干部深入讨论一下,才能消化好。”
“对,要讨论,要深刻认识三条跟五条的关系,要解决好理论联系实际的问题。”
“是。”
“我打个比喻:门诊部有两个人,一个是方鲁,当主任的;一个是刘絮云,普通护士。方鲁这个人身为门诊部主任,不但自己不学习毛泽东思想,对积极学习毛泽东思想的群众他还要刁难、打击,这就不符合第一条标准了。在路线问题上,他跟彭其勾结在一起,立场很清楚,第二条也过不得关。另外小刘呢,学习毛泽东思想很积极,听说已经写了二十来万字的心得笔记,还能活学活用。活学活用主要表现在她的路线觉悟高,比一般人更早看出彭其的问题,斗争也很坚决,立了新功。这样的人就是属于前两条都能过硬的人。从这两个例子还可以看出一个问题,凡是第一条过硬的人,第二条也必定过硬;第二条能够过硬的人,第一条就肯定是好的,不要问了。反过来也是一样,第一条不行的第二条也一定不行。你看是这样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