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所有资源 » 社会热点 » 假名媛、凡尔赛体背后真相:这届年轻人,越来越穷了?
跳转 放大 缩小 全屏 朗读 设置
其一,中国房地产市场是从无到有的横空出世,居民手上的房产从纯粹的使用价值变成了可以计价的市场价格,直接实现了从0到1的跨越。接下来的房价快速增长阶段,又让“1”后面的零增加了很多。

也正因为从无到有的低起点,至少在房地产启动的前十年里,这个市场几乎没有门槛。

你是万元户也罢,打工人也好,零首付、低利率、放贷宽松再加低房价(当时看也不低,但现在回想一下呢?),买房并不需要特别高的收入门槛。厂长可以买,工人也可以买;教授可以买,宿舍管理员也可以买;胆大者多买,胆小的少买。

所以买房,就成了城市居民最普遍的投资行为——尽管很多人在买的时候并没有投资意识,但这无关紧要,谁也不能否认买到就是赚到的事实。

其次,中国居民始终缺少房产以外的投资渠道。除了股市,就是房市,最后剩下的就是各种储蓄。

股市虽然发育早,却一直病病歪歪,艺高人胆大的才有一将功成万骨枯的机会。而相比之下,房市就只要胆大不要艺高,技术门槛很低。

至于储蓄,资产价格快速上升的背后是大量货币入市,没有竞争的储蓄利率根本不可能跑赢资产的价格上涨。省吃俭用的存钱党成了不折不扣的Loser,虽然他们并没有做错什么。

最终的结果是,房产占了中国城镇居民家庭资产的80%。有没有房、有几套房决定了财富等级,工资差距的仨瓜俩枣反而无关紧要。


▲中国人家庭财富占比

你别看你是西装革履的某某总,还真不见得比保安大哥的身家。人家靠拆迁启动第一桶金,在买菜时顺手再捋个两套新房,三五年后就是妥妥的隐形富翁,而你一个总经理的年薪能换几个平方?这不是都市传说,而是一线城市常见。
第 5/7 页  
首页上一页下一页尾页添加书签下载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