捐助者与受助者这一幕换场景无不催人泪下。一位退休老工人甚至义务招呼过往的人 群:“都过来看一看这些苦孩子们,让我们一起拉她们一把吧!救一个大学生就是为国家植 一根建设栋梁呀!”这样的鼓动词谁还忍心匆匆离去?
看一眼吧:天,现今怎么还有这样的事?善良的沈阳居民们想不到这个世界上还有比她 (他)们下岗失业者更苦的人。快看,这些孩子也就十七八岁,胸前一个个挂着一块用硬纸 做的牌,那纸牌上是叫人揪心的“乞文”:“我是一个处于山穷水尽的贵州山区农村的学 生,很荣幸在1996年考中黔东南州民族师范学院,学制三年,每年要交学费1800元。由于 家庭经济来源很差,加上弟弟去年也考上大学,父母只好去富裕人家借钱。在进校的一年 里,全靠贷款度日……去年夏季,我家乡受到有史以来的特大水灾,洪水无情地冲走了我家 的三间木房和所有财产,如今家中一贫如洗。为了保证弟弟上大学,我只好以泪洗面,沿街 乞讨,惟望各位同情者伸出友谊之手,见难相助。祝好人一生平安!”
掏吧,不救这样的孩子救谁?沈阳市民纷纷解囊……但没过几日,报纸上披露一则惊人 的消息,原来这些沿街乞讨的少男少女,是个假冒“贫困大学生”的诈骗集团。共31人, 全都来自贵州山区。她(他)们在一位叫王勇的人指使下,一路行骗至沈阳。现今这31人 中除2人外逃外,全部被公安部门关押收容。
沈阳市破获的这例冒充“贫困大学生”行骗的案件,在中国过去从未发生过。王勇他们 的案件被曝光时我正在华东采访,不想真的遇上一位为了上大学而几度当乞丐的华东某大学 学生。
我得首先感谢我老家的几位朋友提供的线索,因为没有他们提供线索我根本找不到那些 隐姓埋名在大学城里的“乞丐”,正是这些好心人使我了解了故事外的故事。
苏州是我的老家,在这片富饶的江南水乡,曾经在历史上出现过三、四十位后来都影响 过中国历史进程的金科状元,因此这儿的父老乡亲们对读书人一直极为珍重。大概也正是这 一点,被一些出于无奈的“今日状元”所看中。我故乡的朋友告诉我,曾在1995、1996年 两年的八、九月份里,富裕一点的乡镇街头和车站码头边,出现过好几位前来乞讨的大学 生。江南人本来就心善,加上家家户户富裕,这些讨钱的大学生几乎都能如愿以偿。后来街 头路边这样的“乞丐大学生”多了,于是便引起了当地公安派出所的注意。某日,在锡沪公 路沿线的名镇支塘一带,公安人员突击出动,把一名正在街头举着“乞文”的大学生“请” 进了派出所——公安人员:“你叫什么名字?”
学生:“我叫XXX。”
公安人员:“什么地方人?”
学生:“安徽XX人。”
公安人员:“为什么要到这里乞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