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3 、1 、4 双面四套阱竖直木桩钉牢在地面上,水平横臂卡在它的中部槽口上维持平衡,两端各有一份诱饵。四绳套直接系在弹线上,弹线下部末端系着小棒,小棒两端卡在竖直臂与诱饵臂的小型斜槽上构成正三角形结构,以维持平衡。这种设置方法的优点在于可以捕获相反方向奔来的猎物。在森林空旷地带可以对付小型肉食性动物。
4 、3 、1 、5 双弹性阱两根弹木下端分别钉牢在地面上,另一端绷紧,相互钩住以维持平衡。垂直诱饵臂上端系在弹木上,双面四根绳套也分别系在两根弹木上。留心弹木上端挂钩是如何设计的。绳套金属线必须有相当的强度,才能维持适当的环形。猎物咬中诱饵时,带动挂钩脱离,弹木带动绳套将猎物吊离地面。
4 、3 、1 、6 肘节诱饵释放阱水平诱饵臂一端插在矮木桩凹口上,另一端与竖直绳套臂连成肘节。绳套躺放在诱饵下方的地面上。还有一根水平臂两端卡在叉桩上,中间被系在绳套臂上端的弹线卡住,以维持平衡。动物拖动诱饵臂时触动连锁机关,弹线释放,带动绳套将动物吊离地面。
从绷紧的幼枝顶端拉下的弹线拴在绳套臂上端,同时夹住水平横臂以维持平衡。诱饵臂与绳套臂连成肘状,从而稳定住绳套臂。
4 、3 、2 落石阱理论依据——当猎物扑向诱饵时,触动机关,一块重物落下砸中猎物。捕猎对象包括野猪、狐狸和獾类。更大型落石阱可对付体型更大的动物,比如熊等。
警告:大型落石阱对人类也很危险,设计时必须考虑这一点。偶然情况下,没有猎物触动机关,落石也有可能会释放。即便求生时情况紧急,也要确保每个成员都知道落石阱的确切位置。在求生演习时必须警告成员远离落石阱所在地,演习结束后一定要拆除这类落石阱。
单凭个人力量无法设置大型落石阱。落石阱应设在动物奔跑的路径上,自己要与下落重物保持一段安全距离,否则是很冒险的。平衡至关重要——很可能你不会一次成功。
肘节绊放落石阱机械装置与肘节绳套阱类似——用释放棒撑住肘节棒的一端,以维持平衡。肘节另一端系着长线,利用树丫作为定滑轮,长线另一端负起重物。绊线一端系在释放棒中部,另一端穿过重物正下方地面后,系在一固定点上。葡萄藤可用作绊线。
可用一根叉桩改变绊线的受力方向。
平衡木落石阱叉状棒两端削尖,保证触动灵敏。分叉的一支水平位于重物的下方,前端有适当的诱饵。竖直叉上端支撑着横木以维持重物的平衡。重物既可是重的岩石,也可用圆木。动物扑向诱饵时,带动叉状棒,破坏了平衡,重物会在瞬间坍塌下来,砸向猎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