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所有资源 » 文学经典 » 当代小说 » 生存手册
跳转 放大 缩小 全屏 朗读 设置
------------
转自军事书库



亦凡公益图书馆(shuku.net)下一章 回目录

第七节 热带地区

热带丛林中万物生机勃勃,也包括疾病——细菌会以惊人的速率繁殖——和各种寄生虫。大自然会提供充分的水、食物和各种建筑材料。当地的土著人依靠狩猎和采集野果已经生存了上千年。

土著居民除了穿戴少量饰物外,几乎不穿什么衣服。作为新来者,由于不习惯众多的蚊虫和水蛭,更不能忍受裸露身体在密林之间穿梭,需要尽可能多地穿些衣服。流汗会把衣服浸湿,但也比被蚊虫叮咬,被棘刺划得遍体鳞伤要好得多。不到休息时不要随便脱去湿衣服。在百分之八九十的湿度下,除非日晒或火烤,否则也没法弄干它。不断被流汗浸湿的衣物会很快变旧易破。

赤道周围及亚热带地区气候的显著特征就是炎热,高降雨量以及令人难以忍受的高湿度,当然高海拔地区会出现例外。在低海拔地区,温差日夜变化很少会超过10℃,日常气温为37℃。在海拔1500米以上夜间经常会结冰。下雨会带来丝微的凉意,但雨停之后,气温很快又会上升。

暴雨常伴随着雷电,击向树顶,潺潺细流转眼间会成为滔滔巨浪,河水会很快上涨至警戒水位,但雨一停,同样转眼间又恢复原位。狂风暴雨常见于夏末之季。飓风、龙卷风和台风沿着海面生成发展,会引起海啸。登陆之处房屋倒塌,林木摧毁,破坏力极强。选择宿营地时要确信你不会受任何潜在洪水的困扰。即便在旱季,季风也会带来每日一次的降雨,而雨季之中更是整天持续有雨。在东南亚,印度洋海域来的季风会带来雨季,而从中国大陆刮来的北风则会带来旱季。

热带地区的昼夜是等长的,黑夜来临很快,天空会在短暂的时间内突然间黑下来。

7 、1  丛林和沼泽 赤道地区热带雨林沿着亚马逊河域和刚果盆地延伸,穿过印度尼西亚部分地区以及太平洋几座孤岛的赤道线上,分布着大量原始的热带雨林,这些雨林地区的气候几乎千篇一律。年降雨量平均1500~3500毫米,夜间气温30℃至20℃不等。
第 59/319 页  
首页上一页下一页尾页添加书签下载收藏